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歌在古代诗词中是什么

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歌在古代诗词中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6 10:58:33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也就是说,“楚辞”这一诗歌体裁作为歌词的结论,是一个推断,并不能完全确定。“楚辞”之后,早期汉乐府才是真正的歌词。秦朝设立了乐府之后并没有流传出太多的作品以供参考,又因为这个朝代的迅速灭亡,人们也并不清楚这一机构到底是什么作用,只能从汉代保留下来的资料进行推断,认为它是一个类似于古代“采诗”的一个机构。

汉武帝时期才重新设置“乐府”,名义上是要进行民间的采风,但实际上主要用于“歌功颂德”,即创作一些媚上的诗歌以博取统治者的欢心。这些诗歌是地地道道的歌词,用于各种场合的演唱。但是,由于汉代一些文人开始自发创作这一体裁的诗歌,导致了“汉乐府”的精神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真正继承了《诗经》中“风诗”的传统,我们称之为“美刺”精神。

这些作品开始了注重内涵的锤炼,著名的作品比如《孤儿行》、《东门行》等等,或抒发作者的个人愤懑,或揭露社会的疲敝不公,现实意义非常重大,是真正的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呼声。这样一来,这些作品作为歌词的存在就不再重要了,更多的走向了“诗言志”传统,并不会囿于演唱。而宋代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将这一类作品分为了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虽然细分的时候有乐器、曲律的差别,但从内容来看,所重视的还是诗歌的内涵,并没有将其仅作为“歌词”对待。

汉乐府之后,诗歌有了旧体诗和格律诗的分化,这一部分诗歌也不全是歌词。诗歌从《诗经》发展到现在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注重内容的实用性,逐渐摆脱古旧形式的束缚。比如上一个时代里,乐府从一开始的古题乐府到曹操“以旧题写时事”,然后发展到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最终由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进行总结,都是在弱化固定的形式,增强内容的实质感。

所以,即使这一些“诗歌”在最初有歌词的成分,但随着内容层面的生发,早已经开始脱离了“歌词”的束缚。新旧体诗歌更是如此,玄言、山水、游仙、田园、边塞等等题材的出现,早已经看不到必须配乐演唱的限制。这时候的诗歌,已经成为了表达士大夫理想人格的成熟文本,只要内容符合“诗言志”的传统,是否配乐、能否配乐都不再重要。

那么,诗人创作诗歌的行为在主观上就不是创作歌词,而是真正地要抒发个人的情志。所以,“唐诗”等诗歌是古代歌词的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只能说有些作品可以进行配乐。“宋词”的音乐性比较强,但有一路词风需要注意“词”这一文体,一般认为是来自于宴乐,起源时间众说纷纭,南朝说、隋唐说、五代说都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文体是游戏之作。

文章TAG:诗词中是灵感汲取古典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歌在古代诗词中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