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魏王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魏王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4:46:2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但是,有一件事导致了荀彧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上出现了偏差,而且因为性格上的特点,最终与曹操分道扬镳。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这样的家庭背景,在汉末门阀制度横行的年代,应该是很吃得开的。但是,荀彧其父荀绲却因为忌惮宦官,就让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

尽管当时宦官专权,权势熏天,荀氏得到了很大的政治利益,但依然为世族朝臣所不齿。这个情况跟曹操很相像,曹操的祖父是宦官曹腾,尽管其父曹嵩、曹腾的养子,贵为太尉,但依然被看做是寒族出身,不为上流社会所认可。虽然荀彧年少有名,得以免于时人讥讽。但依然感觉很不爽,有一种低人一等的窘况。而且,荀彧这个人就像鸟儿一样,特别爱惜自己的羽毛,对于名声看得特重。

这从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据史料记载,荀彧为人伟美有仪容,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带香气。《襄阳记》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荀彧到人家去做客,他坐过的地方,三天内还有香气。这就是“令公香”、“令君香”、“荀令香”等典故的由来。《旧唐书》记载,“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曾献诗:"薰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

唐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有诗句:"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遥闻侍中佩,暗识令君香"李颀诗作《寄綦母三》也有:"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李百药《安德山池宴集》则有:"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有这些风流雅士的追捧,后世就把”留香荀令“与”掷果潘郎“一起,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由此可以设想一下,荀彧对于自己的名声会如何珍惜,那是容不得点点亵渎的。

汉家朝廷已经名存实亡,匡扶汉室已经不再可能。对此,荀彧是有清醒认识的。无论从理性还是从现实考虑,荀彧辅佐曹操是最明智的选择。既可以展示自己非凡的才能,也尽可能延缓汉室衰亡的过程。但是,曹操意欲进位魏公,进而会成为魏王,最终走向称帝的道路。荀彧本来娶了宦官的女儿,就有阿附权贵的嫌疑。如果再协助曹操废掉献帝刘协,登基为帝,那就成了助纣为虐,自己的名声就彻底毁掉了。

不管荀彧是为了匡扶汉室,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但他最终还是与曹操分道扬镳了。这在豹眼看来,荀彧的作为令人尊敬,但着实很不可取。朝代的世袭罔替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规律,汉室已经灭亡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没有必要为这个腐朽的朝廷殉节;同时,不该过于看重名声,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是看其对于历史的贡献。顺应历史的潮流,并为之付出,或许更为明智和受后世追捧。

文章TAG:魏王大吃一惊真有本事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魏王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