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为什么是小国寡民,老子为什么会提出小国寡民

为什么是小国寡民,老子为什么会提出小国寡民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6:55:3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为了更好理解(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就要对《道德经》中(小国寡民)这一章节,老子的言论要有充分的理解,为此解读有以下几点:一,“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是从原始社会山村的宁静,自然的生活中的启发而联想。缩小国土,减少人口,是多么宁静悠然的景象。老子用描述社会的和谐气象来反对战争。反对用武力扩大自己的彊域,侵略别国,对俘虏民众行为不滿。

一个国家如果都能像原始社会一样就不会有战争,民众可过上和平安宁的美好生活。二,“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民重死而不远徙”。这是老子用淳朴的语言站出来为广大民众呼唤,希望和平安宁,远离战争。广大民众也就不会去当兵打仗,也不需要什么武器装备。广大民众都会看重自已的生命,是不愿出兵征战的,是没有朝远方迁徙心愿。

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这就是老子真正追求,真正向往和平安宁的“理想家园”,广大民众觉得甘甜,觉得安宁,觉得快乐,就心滿意足。虽然食物不丰厚,服饰不精美,居处简陋,但是只要人人都回归自然淳朴的本性,就会有甘甜,美好,安适,快乐的感觉,就会回归到和谐,清静的精神家园,心灵的世界。这也就是老子告诉全社会的人们要有自然而然的思想境界,倡导社会秩序,伦理关糸,道德习俗都是自然,本真,和谐的。

为此,“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综上所述明知。老子的真实思想,是用反向思维方式,回到原始部落时期那样和谐社会状态,表明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如果用战争手段来扩展自己的国家,广大民众就永远不得安宁。还不如做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为好。其实老子是要构建“小国寡民”和平安宁的国度,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总之,当今社会文明进步,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可是人生的烦恼却在增多,幸福指数反而降低,为此,就需要用老子的思想来开导人们,回归心灵的“桃花源”是多么好的选择。

为什么老子认为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因为天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而老子的治国理念是无为而治,即人当顺天应道,追求的是天道规律,追求的是自身的天性,而这一切只有在人少私寡欲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而人如果没有利益做为驱动便不会有什么来往了,故老子曰: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总结就是当人真正能够知晓天道顺应天道的时候,人会以天性而组成各自的小国,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不会以利作为追求,所以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老子曾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是什么意思呢?能用具体的故事说明吗?

哲人说,世上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东西都是唯一的,所有的叶子之所以叫叶子,是因为它们有共性,而所有的叶子又各具其特点,是因为各具个性。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处理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置方法,跟在别人后面邯郸学步,吃别人的残羹冷炙,是没有出息的,也是可怜的,有如东施效颦。

《道德经》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了这个意思。第一,不要把标准当做教条,强调标准一成不变。这样就会僵化,就会窒息事物的发展,也会禁锢自己。第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强调要想事物和谐发展,就必须创设事物自然发展的和谐空间,让事物自由生长。这一章是对第一章的具体补充,是全书的绪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里的“恶”很多研究者认为读“e”,当“丑陋”讲,但我认为应该读“wu”,当“厌恶”讲。

因为既然是美,怎么会变成“丑陋”呢?大家都认为是美,都按照这种美的标准去做,只能说是“东施效颦”使人厌恶,用今天的话说是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我认为理解为“厌恶”比较好一点。天下人都以某种美为美,那么这种美就令人厌恶,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善就是不善了。这第一句话不仅仅是讨论“美”和“善”的标准问题,它只是借“美”和“善”来说明天下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

任何事物都不能人为设置成功标准,只有没有标准,没有固定模式,事物才会有永远向前发展的空间。一旦有了固定的标准,固定的模式,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事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循规蹈矩。长此以往,其结局就是“物壮则老”。要想事物不断的发展,增强竞争力,就得有勇气打破条条框框,不断创新,创设事物发展的和谐空间。

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今天谈起科举制度,总是对之咬牙切齿,因为大家只认为科举制度摧残、扼杀人才,读了《范进中举》更是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范进中举》是明朝人写的,明朝人对科举制深恶痛绝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全面了解科举制度后就会有新的结论。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它的产生是有进步意义的,其进步意义就是表现在对腐朽、落后的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上。

在隋朝以前,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或地方担任高官。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举荐官员,这是我国科举制度的诞生。科举制度的诞生为门第不高的读书人能凭才学做官,开辟了“绿色通道”。第一次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优越性。

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发展 、完善,它的发展与完善对促进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其积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干部队伍是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也促进了士人为官的责任心。其二,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的盛行,封建社会农耕文化的兴起、盛行,就是证明。

其三,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唐诗的繁荣也得益于科举制度。到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造成死记硬背的读书风气,考试形式为“八股文”,严重扼杀了读书人的才气,应试教育出现了。由此,科举制度种种弊端开始显现,到了清朝无可救药,于1906年科举制度寿终正寝。从隋朝科举制度的产生到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科举制度无标无本处于创新发展阶段,极具生命力,对社会产生过积极进步意义。

到了明朝将其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固定下来,科举制就走进了死胡同。看看温州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就会更加深信创新是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温州民营经济它是一种市场中成长起来的自发经济体,每一个经济体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它们既不忌讳姓“资”,也不羡慕姓“社”,他们是没有模式的模式,不受传统体制限制,不断创新,极具生命力,极具竞争力。

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表明,创新是发展事物的最佳途径。一百多年前,第一辆车就是今天的人力车,先装四个轮子,再装机械动力。与今天的汽车相比,今天的汽车也与今天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概念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这些概念车今天还只是处于研发阶段,但是可以断言,几十年后的汽车看起来一定会和今天的汽车不一样。这个R

文章TAG:小国寡民老子提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