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山西省太原市六味斋工业园区怎么样,太原市六味斋有多少家

山西省太原市六味斋工业园区怎么样,太原市六味斋有多少家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0 23:56:05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太原六味斋怎么样,有什么特别值得去尝的?

有一句俗语叫“杏花村里老白汾,太原城内六味斋”。如同北京人信得过全聚德、天津人离不开狗不理一样,太原人对六味斋情有独钟。逢年过节,六味斋制品广受青睐。一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一个经历了重重劫难后,顽强存活的企业,是如何让它的味道醇香弥远?让我们从尘封的历史中寻找它所拥有的独特……发轫京师清朝乾隆三年 (公元1738年),山西太原酱肘花传人刘德山和山东人刘凤翔,上京赶考,结果均名落孙山。

失意中,两人就在北京西单牌楼开了一家熟肉店。这就是六味斋始祖“天福号”。当时天福号的酱肘子名动京城,甚至成了皇宫御用食品。到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每天能够吃到鲜美的酱肘花,该店还得到了一块能够自由出入大内禁地的“腰牌”。虽说那也只是为了送货方便,但是这种殊荣自然是让世人无比仰慕,让同行更是刮目相看。有史料记载,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筵席上各种菜肴丰盛齐备,只因缺了酱肘花,御膳房就专门派人快马去取。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末代皇帝溥仪向往西方生活,穿西装、吃洋饭,对清宫传统的食品不屑一顾,可是酱肉和酱肘花却是一个例外。尽管溥仪每天吃西餐不重样,俄式的、法式的、意大利式的……酱肘花却是西餐桌上必备的一道菜。1959年,末代皇帝特赦后,第二天,就骑自行车去买酱肘花,然此时店去楼空,美味难求啊!店名由来“六味斋”作为店名,是迁来太原之后的事。

当年在太原开业时,仍用北京老号之名作商幌,叫做“福记酱肘鸡鸭店”。然而店名太长且平,一下子难以打开局面。不久,店东、店伙都发现太原的各种商号、店名多为三字,叫、好记、易识、易出名。某日,一伙计说:“古有‘五味俱全’之说,我们就叫个‘六味店’,或许还能震了太原!‘香’就是六味斋的第六味”!“什么字号都叫店,显得一般,倒不如把‘店’字改为‘斋’字,有些雅味!”于是“六味斋”之名至此问世。

重归故里1938年,日寇侵占北京后,当时的店掌柜盛荣广带领三个小徒弟来到太原开店,店址位于太原市达达巷17号,太原酱肘花从此“重归故里”。1940年,迁址至繁华的商业区桥头街1号(现为柳巷134号)。经营面积扩大为40多平方米,人员增至8人。解放前夕,战火连年,百业凋敝。“六味斋”以其“六味誉三晋,香冠美群芳”的盛誉留存下来,延续至今。

公私合营1956年,公私合营,更名为“六味斋酱肉店”。经营方式依然是前店后厂、白产自销。三年后,加工部自六味斋酱肉店迁至半坡东街49号;七十年代初,加工部又迁至新建路47号。非常时期1966年文革开始,“六味斋”店名当作“四旧”被“横扫”,当时的太原市市长岳伟维藩亲自更名为“太原酱肉店”。但消费者对六味斋产品的喜爱丝毫未减。

柳暗花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六味斋”店名得以恢复。六味斋酱肉店内又是一派繁荣景象。八十年代以来,六味斋酱肉先后获得“山西省优质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优质产品等荣誉。1988年年底六味斋酱肉店“以小吃大”,兼并太原市化工机械厂,加工部迁至桃园南路58号(现桃园南路60号),并于1990年初成立太原市六味斋肉制品厂,为国家中型二类企业,六味斋酱肉店归属该厂。

文章TAG:六味太原市工业园区山西省山西省太原市六味斋工业园区怎么样太原市六味斋有多少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