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问答 > 房产经验 > 建立中山国的白狄,中山国国君有哪些

建立中山国的白狄,中山国国君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0 22:41:02 编辑:房产知识 手机版

中山国是受周封的公国或伯国吗?

周朝邦国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左传》等载中山国的属国肥国、鼓国的国君为“子”;而侯国晋国的属国赵、韩、魏在春秋后期才晋升为“子”。中山王陵出土的钺上有铭文:“天子建邦,中山侯惟作兹军斧,以敬厥众”。说明中山国是周天子分封的侯国,为天子讨逆。另外据《国语》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姓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

中山国国君是姬姓,是16个姬姓封国之一,应属周王室正统,根正苗红。至于在春秋战国时期,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主要是因为中山国民是属于戎狄族的鲜虞人。中山王陵出土文物中山侯获周天子分封之后,把他的侯国封地赐分在燕晋之间。那里的原始居民是来自北方的狄族鲜虞部落,称为白狄。中山国建立之后,中山侯秉承周王室制度,把国民鲜虞人逐步教化,并使中山成为华夏化国家。

据中山王陵出土的文物发现中山基本没有“胡服骑射”或者游牧民族的痕迹和特征,跟当时的中原华夏诸国并无差异,甚至比他们的更继承周室的华夏文化制度。这一点跟匈奴民族的起源有点相似,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只是中山往华夏化进变,而匈奴族往游牧方式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著名的“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国之间的混战根本就没有任何道义可言。

中山与晋国相邻,晋以及后来分晋之一的赵对中山的攻伐,说白了就是想吞并中山的地盘。把中山国说为戎狄,塑造成华夏民族的威胁,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出师的旗号而已。另外一个是,中山国在历代国君的治理下,到春秋时期,国力强盛,为面对周边大国的欺压,甚至发展到有战车九千乘的兵力规模。这对于在当时国土尚不到晋国六七分之一的中山来说,是很了不起的。

史书上说“楚久伐而中山亡”,楚国和中山国的灭亡有关系吗?

史书记载楚国灭亡中山国一事,主要史籍记载为《战国策.中山策》,其他史册大多未涉及,因此成了一个糊里糊涂的悬案。根据前人的论述,楚国灭亡中山这一历史事件大都因为楚国在南方,而中山在北方,中间间隔了晋国和齐国两个强大的诸侯国,在地理位置上楚国灭亡中山的行军路途有阻隔。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上很多学者认为,这只是一个误传,佐证楚国灭中山的史书只有《战国策》,出土文物也没有佐证,故此,《战国策》中记录楚国灭中山成为一个悬案。

文章TAG:中山白狄国君建立建立中山国的白狄中山国国君有哪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