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问答 > 房产经验 > 高危险的房企还有哪些,有哪些房企不高周转

高危险的房企还有哪些,有哪些房企不高周转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0 20:40:30 编辑:房产知识 手机版

房地产业的高周转模式下如何保证高质量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朱万平认为:在房地产业确实有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自我标榜为拥有“工匠”精神,它们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往往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但是行业内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是以高周转著称的。 房地产业的高周转模式下如何保证高质量?主要是靠一套标准化的流程,一套质量控制体系。另外,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也是可以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缩短工期的。

如果这一套制度能够坚定落实好,那么房屋的质量应该是不会存在问题的,但就怕房地产企业图省事,或者盲目一味的追求速度,视制度为摆设。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两年房地产企业规模做大,其实是需要依赖两点。第一是较好的城市布局,以对冲调控风险,进而实现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二是较好的营销能力,进而抓住市场行情。而实际上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是有很多机会的。高周转模式,本质上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捕获市场需求。而高周转的模式也要警惕两个问题。第一是单纯的规模至上的思路,其实是有问题的。当然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如果是积极进取,那么也是不错的,但是如果盲目定指标、压缩工期,那么此类战略扩张模式也是有问题的,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经历这轮房地产行业大洗牌后,未来哪些房企能活得更好?

未来,少有房企能活得更好,大多数房企将活得更差,因为目前的政策下,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新房销售规模将会下降,新房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将会下降。这轮房地产大洗牌,出清的是那些高负债率、高融资成本、现金流紧张的房企,这类房企会发生债务危机,失去继续拿地建房的能力。这轮房地产政策非常严厉,出台二手房指导价,启动房地产税试点,这些举措必然导致,大量投资者退出房地产市场,一部分刚需和刚改跟着退出房地产市场,土地大量流拍,新房销售规模下降。

由于土地限价、新房限价、竞配建等土拍政策,未来,房企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会不断下降,房企增收不增利,营业额增加利润却在降低,这些现象将成为常态。房地产行业的特质是,不同的房企并没有多大区别,不同的房企很难采取有效的差异化经营,不同的房企有3个区别:拿地策略不同,杠杆率不同,融资成本不同。而这些区别,在客户端看起来,构不成显著的差异化经营,大多数购房者,不会根据这些特质,选择特定的房企买房。

如何看待碧桂园集团下发的项目高周转,一天内要出设计图的文件?

碧桂园最近几年一直走的比较激进,据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就是因为这样的企业给推高了。现在,提出项目一天内要出设计图文件,至少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资金链遇到了麻烦或者是为了更快地加快资金周转效率;二是项目进入了低端市场,只需简单复制拷贝设计就能对付市场;三是在三四五六线的城市的进攻尝到了甜头,现在开始进行总攻。

但现实果真如此吗?可能现实并没有预计的那么美好。就在这两天,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和一些自媒体纷纷转发了一家媒体的文章——《碧桂园“重仓三四线”被指战略错误》,但随后,经过公关这篇文章奇妙地从这些门户网站消失了,但在一些小的网站和自媒体依然可以搜索得到。据可靠消息,碧桂园内部正在商讨将一些城市的楼盘资产打包以五折的价格转给银行,如果这条消息确信,那么,碧桂园当前所面临的资金压力是相当大的。

根据碧桂园2017年的财报显示,公司通过各种融资渠道弄回的资金,每年的回报率大约在8%左右,这在地产行业来说,实际上是非常低的了。要清楚一点,这还仅仅是2017年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2018面临的情形即将发生变化或者正在发生变化,很多三四线城市,盛极而衰的一幕似乎正在赶来,如果价格下滑,面临的将是房地产企业又一个寒冬的周期。

作为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目前能做的,只有尽一切可能地降低成本来运营,才能对抗未来的风险。在建筑成本上,似乎碧桂园已经将成本控制得不能再控制了,这两年到处的投诉事件就说明了问题,土地也是因为企业牛叉,与小地方的管理层有着讨价还价的优势,也应该是做到了极致,现在低价拿地的年代似乎也过去了。那么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减短项目周期,加快资金的利用效率这一条路可走了。

文章TAG:房企房企不高周转危险高危险的房企还有哪些有哪些房企不高周转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