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七雄的功汇怎么个获得,战国七雄变法已给出答案

七雄的功汇怎么个获得,战国七雄变法已给出答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9:21:34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可是,霸主的负担,却使越国在巅峰时刻束手束脚。要当老大,就要给小弟发红包。为了获取宋、鲁等国的支持,越王勾践将原吴抢占宋的土地归还给了宋,将泗水以东百里之地给了鲁。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开发程度是要远远好于南方的。靠近宋、鲁的地区,更是富庶之地。越经济基础本就不强,在“霸业”逻辑的驱使下,让出了这些地方,使越“外强中干”的问题更加突出了。

很快,越国就付出了代价。不战而败大凡大国衰落,多有一场里程碑式的败仗。越没有。因为:不需要打,他就败了。原本“外强中干”的越国,发现自己“外”也不强了。越国之所以能与齐、晋、楚相提并论,是因为传统强国当时正经历着阵痛期。春秋后期,齐、晋等国卿大夫权力膨胀,他们彼此之间征战不休。因此,齐、晋虽强,却难以集中力量作战。

不过,随着卿大夫的争斗尘埃落定,大国内部整合完成,“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这些力量集中起来的大国,集权得到加强,动员能力极大提升,动辄可以拿出八万、十万大军作战!齐国,在完成“田氏代齐”的历史进程后,渡过了阵痛期。楚国,吴起变法虽然失败,但改革红利依然使楚实力大增。面对齐楚两位威王,越国拿什么来竞争呢?同时,吴国旧贵族的活跃,更使越在琅琊与江南之间的运输线变得极不安稳。

越,已经没有参与中原竞争的实力了!无奈之下,越国被迫退出了中原竞争。前378年,越国迁都到吴,北方越人大批回到了江南。当战国渐入高潮,逐鹿中原的枪声正式打响时,曾经的霸主越国,一声不响地退群了!内乱尽管退出中原角逐,但坐拥吴越之地的越国,其疆域依然仅次于楚,仍是天下大国。可是,就在魏齐楚秦等国逐鹿中原时,越国却“关起门来内讧”。

越国爆发了持续十余年的“诸咎之乱”。越国王室不断发生弑父的悲剧。而原本就尖锐的吴、越矛盾,使这些内讧更为血腥。贵族们反复叛乱、平叛,大打出手。在贵族们的自相残杀中,越国更加衰落了。一方面,连续内战,使本就不发达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在持续的仇杀中,越国贵族们的凝聚力遭到了严重破坏,新越王在地方的威信严重降低。

由于在吴地的统治越发不稳,越国将都城迁回了故都会稽。在列国纷纷走上正轨,群雄逐鹿如火如荼时,表面疆域辽阔的越国,实际上已经变成一盘散沙。越国,更弱了!“逞强”而散在内乱逐渐平息后,越王无疆做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决定:征伐中原。这次征伐,从头到尾都懵逼。越国的打击目标,选定了齐国。此时的齐国,可不是当年的阵痛期的齐国了。

他们在几年前,刚刚大败魏国,几乎成为新霸主!齐王正准备应付楚的挑战,不打算浪费力气,遂派使者前去忽悠。在齐使的一顿忽悠下,越国调转枪口——伐楚!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跟谁结盟,跟谁开打,越王都是懵逼的。他的对手却不懵逼。楚国,早已派昭滑在越5年,行分化、侦察之事。懵逼的越遇到准备已久的楚,结果不言而喻。楚大败越,杀死了无疆,并攻取了原先的吴地,“尽取地至浙江”。

由于无疆没有指定继承人,越王的几个儿子都占地自立,“越以此散”。严格的说,越国到这个时候,也不算是灭亡了。因为,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事情,宣告他的灭亡。钱塘江以东,仍是越人的地盘。但是,各个分裂的小政权,影响已经极小了。当初,越王勾践灭吴后,问计于文种大夫。文种反对穷兵黩武,主张休养生息,深根固本而图后举。

战国七雄之七国国君都是周文王的后代吗?有什么历史依据?

《荀子·儒效》中有这样一句话:“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也就是说西周初期,周武王开始封邦建国,到周公时期有71个诸侯国,其中就有53个出自姬姓,即西周宗室。其他的非姬姓诸侯国主要就是分封的功勋之臣和古国后裔。但随着西周灭亡东周建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兼并混战,大部分诸侯国都消失不见,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已经由春秋初的几百个缩减到了十几个。

而其中又以战国七雄实力最为雄厚。不过,有意思的是,战国七雄中仅有三个姬姓诸侯国,即燕国、韩国和魏国。燕国的开国之君为燕召公,又被称为召公奭。燕召公并不是周文王的后代,而是西周宗室,周武王的同族兄弟,它是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和周公旦、太公望以及毕公高并称为“周初四圣”,辅佐过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康王,但是燕召公虽在周成王时期被封在燕地,建立燕国,但他的一生都没有就封,而是一直留在镐京辅佐周天子。

文章TAG:功汇战国七雄七雄变法给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