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天将卫青怎么过,放羊娃出身的卫青

天将卫青怎么过,放羊娃出身的卫青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8:43:53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一、龙城之战的战略布署、战略目的与结果这次战役汉朝的军事部署是四路人马,齐头并进,每支部队相隔一百多里,使用这种用兵方式,可以大致看出本次战役应该是战略试探。这个试探既是对匈奴人,也是对自己人。在战术层面上首先是驱逐作战,当时的北方边境匈奴人已经越过了秦长城,自由活动在长城以南的地区,选择关市作为直接进攻目标,同时四路大军一起行动,目的是压缩匈奴人的活动范围,将匈奴人驱赶到长城以北,恢复以秦长城为依托的边防线。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匈奴军队进行交战,用少量部队去测试新的战术。各部队相隔一天的路程,能及时进行支援,就算战局不利也能减小损失。无论战役的结果如何,都是对骑兵新战术和将领们的考试。出战的四个人除了老牌骑兵将领李广之外,两个公孙将军和卫青都是刘彻的近侍出身,需要一场实战来考察指挥能力。李广和公孙敖进攻的地区是匈奴单于本部和左贤王部的结合部,因此受到匈奴主力的两面夹击,几乎全军覆没,李广更惨一点,自己也被俘了,好不容易才逃回来。

公孙贺向北进攻抵达长城脚下,一路上根本没有见到匈奴的军队,就原路返回了。匈奴的左贤王部得知汉军来进攻,便派出军队去围攻汉军的左路部队,可在进军的路上没有碰到汉军军队。就在这个时候,卫青的名将潜质显现出来了,他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在判断出左贤王部内部空虚之后,卫青果断选择越过秦长城,杀入左贤王部腹地,以一次果断的突袭,占领了匈奴祭天的龙城,连击必带俘虏收获了700个人头,成为这次战役中唯一取得战果的部队。

龙城之战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战后公孙敖和李厂被判了死刑,靠花钱才买了一条命。卫青则晋升为关内侯,在二十级军功爵里,仅次于最高级的彻侯。 二、虽然只有卫青取得了战果,但在政治上是场大胜利 战后,刘彻在面向全军的诏书里对战役进行了总结。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两条,首先是统兵将领和部队不熟悉,上下思想没有统一,其次是高级将领指挥失误,中下级军官作战意志不坚定,擅自脱离战斗,导致部队崩溃。

长期处于防御状态的军队一旦转入进攻作战,并且深入敌境,难免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汉朝要进行战略试探的原因。通过小规模的战役锻炼指挥官和军队,同时尽快解决掉发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战役做准备,所以刘彻在诏书的最后赦免了所有溃逃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卫青就是指挥着这样的菜鸟部队深入敌境的,在本身就是个新手的情况下,能把部队完好无损的带回来,同时还能有所收获,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这场战役虽然交换比很难看,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场大胜利。首先证明了刘彻的识人之明,刘彻任用卫青这个从来没有指挥过军队的人,当车骑将军,是很有压力的。这次战役证明了刘彻选择的正确性,再也没有人质疑他的人事任命。汉武帝刘彻给了卫青一个机会,卫青还了他一场胜利,也就是君臣相得的典范吧。其次,这场战役证明了新战法是可行的,匈奴人也是可以被打败的,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心理上。

作为靠掠夺周边民族来养活自己的军事帝国、匈奴必须每战必胜,才能保持对周边国家的压迫。只要失败了哪怕一次就可能土崩瓦解,因为只要成功反击了一次,被他欺负的国家就再也不会怕他了。实际上在龙城之战以后,匈奴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阻止汉朝的前进。在龙城之战以后的十年里,汉朝连续发动了八次进攻作战,终于打崩了匈奴,迫使匈奴人开始向西迁移。

三、卫青的经历卫青的经历可以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的典型案例了。卫青的出身非常低下,卫青的爸爸叫郑季,在平阳侯的家里当个办事员,郑季和平阳侯的侍妾卫氏私通,生了卫青。卫青从小就是个奴仆,因为姐姐卫子夫偶然被刘彻看中,卫青才得以摆脱奴仆的身份。后来随着刘彻逐步扩大近卫部队,卫青的军事才能才逐渐被刘彻注意到。

到了策划龙城之战时,卫青被刘彻破格提拔为车骑将军,然后一战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千古相传的名将。结束语大诗人王维曾经在他的《老将行》里说“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意思是卫青的成功那是老天爷保佑,李广没有封侯是运气不好。这实在是太看低卫青了。如果说卫青幸运,那他也是幸运的,毕竟得到了一次机会。

文章TAG:卫青放羊天将出身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