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先知郭嘉怎么死的,聪明一世的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

先知郭嘉怎么死的,聪明一世的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2 17:29:28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郭嘉晚死十年,三国局势会是怎么样

郭嘉晚死十年,三国局势会是怎么样

郭嘉别说晚死十年,就是多活五十年也改变不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年网上不厌其烦的吹郭嘉主要是受了《百家讲坛》某教授的影响。与之类似的还有针对近代人物杨永泰、戴笠的吹嘘,什么永泰若在、戴笠不死如何如何的。静止的假设历史是一些人的癖好,无非是借此表达对这个人物及其所属集团的偏爱。按这个逻辑,我还能假设若干条理由驳倒他这个假设。

郭嘉在三国时代充其量就是个二流谋士,连荀攸、荀彧、程昱、贾诩、法正、诸葛瑾都不如,更别说和诸葛亮、鲁肃、陆逊、司马懿这些顶级人物相比了,也就是和许攸在伯仲之间。曹操说的“奉孝若在,赤壁不败”的话,一是给自己找台阶下,二是借此表达对手下智囊团的不满。再说,连大字不识的老农都知道赞人就高不就低,何况智计殊绝于人的曹阿瞒。

赤壁之战时,如果郭嘉未死,三国的结局将会怎样呢?

感谢邀请。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直奔主题,我的观点是,如果郭嘉未死,那么曹魏集团,将提前五到十年,统一三国。公元208年,曹操亲率百万大军,一路杀到长江边,与孙刘联军对峙。其中,孙权兵力5万余,刘备兵力2万,孙刘联军唯一的依仗,就是曹操集团的大兵小将,长期在北方待着,毫无水战经验。于是,周瑜、诸葛二人,设下重重计谋,先是诱惑曹操铁索连船,而后做法借东风,最后一把火,烧的曹操百万大军土崩瓦解,曹操本人,也是落荒而逃。

逃亡的曹操,传说中在华容道中,被关羽拦截,而后因关羽念旧情而逃的一命。在真正回到自己的地盘时,曹操突然嚎啕大哭,众人不解,问丞相说,好不容易逃出来了,应该高兴才对呀,为什么哭的这么凄惨?曹操回答说, 我在哭我的郭奉孝啊,要是他还活着,绝不会让我吃这么大的亏的。郭嘉郭奉孝何许人也?这可是曹魏集团最顶尖的谋士,前期曹操的所有政策,均是此人制定,比如在对抗袁绍时,依据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使得二袁反目,最终不费力气,就灭掉了袁尚袁熙,使得曹操统一黄河以北。

同样的事,还有很多,郭嘉在曹操心中,简直就是个神仙般的人物,可谓是言听计从。可惜郭嘉英年早逝,早早地离开了人间。所以在这落魄时,又想起了郭嘉的好,才痛哭不止。假如郭嘉在世,那在赤壁之战中,必能劝得曹操,最终导致赤壁之败,从而大幅的拖延了统一全国的时期。一家之言,欢迎指正。更多精彩的三国故事,敬请移步头条号。

算无遗策、料事如神的郭嘉,最后又是为何英年早逝呢?

算无遗策、料事如神有点过分了,但郭嘉确实很优秀;至于他的死,那就纯属自己作了,怪不得别人。公元207年对于曹操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在公元207年的某一天,曹操失去了他的心腹之臣——郭嘉;与此同时,遥远的彼方,刘备得到了他的肱骨之臣——诸葛亮。正是这样一个巧合,才有了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可笑说法。

当然,这个说法虽然不靠谱,但曹操失去郭靖,与刘备得到诸葛亮这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却都影响了天下格局。 郭嘉何许人也?郭嘉,字奉孝。东汉末年曹操帐下的“奇谋之臣”。曹操对郭嘉十分重视,重视到专门为郭嘉发明了一个官职,叫做“军师祭酒”。“军师祭酒”这个官职的权力极高,即是曹操的秘书长、又是军队中“司法机关”的负责人、而且还是曹操帐下的“最高参谋长”,可谓是军事、政治一手抓。

可以毫不夸张的将,郭嘉就是当时曹操帐下的第一谋士,诸如荀彧、程昱之人,虽然地位颇高,但在具体的出谋划策上,首推郭嘉。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曹操是一个多疑、善变的奸雄,很少把权力分给外姓人,但郭嘉是一个例外。曹操为什么如此重视郭嘉呢?因为郭嘉的身上有“三奇一弊”。 第一奇:眼奇,慧眼识人 郭嘉在辅佐曹操之前,在袁绍的帐下任谋臣之职。

官渡战役之前,袁绍手握几十万大军,手下猛将无数,占据河南、河北等中原大部分地区,乃是东汉末年最为强大的一路诸侯。而曹操的手中只不过区区几万人,吕思勉老先生说:“曹操(实力)与袁绍相比,不足一道也。” 在如此明显的实力对比之下,郭嘉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袁绍,投奔了曹操。难道郭嘉爱好“扶贫”吗?非也!郭嘉看透了袁绍志大才疏、优柔寡断、夸夸其谈的根本品质,所以郭嘉断定了袁绍会失败。

文章TAG:杨修聪明一世郭嘉先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