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皇图高丽副本怎么过,看古人是如何优雅地拍马屁

皇图高丽副本怎么过,看古人是如何优雅地拍马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1 19:58:34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这个问题,过细分析起来就很复杂,各方面因素很多,但直白一些就两点,一是政治,二是地缘,导致从隋文帝杨坚开始,想打国力不够没开打,随后的杨广、李世民、李治均征高丽,输了再来,一副誓不罢休的态势。隋炀帝,杨广。与其说远征高丽,不如说打辽东,所有的目地是围绕着辽东来的,并不是为了打高丽。为什么打辽东呢,很简单,因为辽东是中原统一王朝的一部分,以前属于幽州管辖,所以辽东本是汉人领地,直到永嘉之乱时,高句丽趁着西晋灭亡,霸占了辽东。

图为吉林省通化市高句丽洞沟古墓群。作为英明神武想办大事的帝王,完成国家统一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目标,我大汉的辽东地区被一苍蝇小国给盯了,肯定是要拿回来的,所以从隋文帝杨坚开始就定下了用兵用辽东,以辽东为意的基调,杨广用兵了,李世民用兵了,李治也用兵了,都为了一个目标,把辽东纳入进来,完成统一。隋征高丽示意图。

再讲地缘问题,当年的高丽可不是今天的半岛那点地方,辽水流域都被它给占了,是北方数个政权里比较强大的,很强横,还喜欢带着靺鞨、扶余等袭扰我方驻地,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威胁共3个,突厥、高丽,吐谷浑,要命的是高丽时常和突厥眉来眼去,搞军事同盟,高丽占的又是我们的故地,不打高丽打谁,所以吐谷浑一招击败,突厥内部分裂瓦解,剩下个高丽死磕。

高丽人是如何从契丹与女真人手中抢占领土的?

因为牵涉历史国界的事情,这个话题说起来有点长。我想应该从唐朝开元年间说起,那个时候唐玄宗和半岛上的新罗国划定了国界。当然,其实就是玄宗告诉新罗,小兄弟,这条线就是国界啦,以后不能随便过来哦!这就是《开元乙亥界约文书》,文书约定以大同江为界,北属大唐,南属新罗。大概就是下面这图表述的样子:需要说句题外话,大家可以注意下在唐和新罗之外,其实还有个国家,叫渤海国。

这个国家的第一代国王叫大祚荣,是粟末靺鞨人,具体点说是黑水靺鞨部。时至今日在辽宁的大连地区,在方言中还称黑为靺鞨。玄宗封其为渤海郡王,准其自成一国。之所以说这段题外话,是希望大家在面对某些吹比不讲基本法的国家时,尤其是拍影视说大祚荣和盖苏文把唐太宗眼睛都给弄瞎时,可以一巴掌扇过去,大祚荣和唐太宗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渤海郡国和你们也一毛钱关系没有!然后时间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契丹在辽东崛起,建立了辽国,向南通过千古罪人石敬瑭拿到了燕云十六州,向东灭掉了渤海国。

因为辽国人口偏少,所以大量内迁渤海国民,只留下在那土生土长的女真人,所以鸭绿江以东也被称为女真故地。这时候新罗已经被高丽取代,渤海国的灭亡让他们看到了北进的希望,也开始招揽渤海遗民,积极扩张。趁着辽国与北宋在燕云地区交恶,迅速进攻女真人,夺取了大片土地。辽国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也一直姑息高丽,一直到了公元992年,终于腾出手来的契丹人开始收拾高丽。

在彭山郡大破高丽军,高丽一看情况不好,赶紧求和。辽国考虑主要对手还是北宋,于是允和。辽国以鸭绿江东女真故地为代价,换区了高丽的断绝与北宋的联盟,奉辽国为上国。高丽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意外的在谈判桌上得到了。这时的高丽势力范围已经拓展到今天吉林的长白山脚下,这也是棒子们经常叫嚣长白山是他们的原因所在。

但是别忙,还有下文。辽统和22年,宋咸平7年(公元1004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两个国家都知道无法彻底消灭对方,所以不打了。一直左右逢源的高丽悲剧了,彻底腾出手手来的契丹人在1010年和1014年连续发动了两次对高丽的战争。把高丽打得失魂落魄,连平壤都给抢劫了。终于在1019年把高丽的势力范围又压回了朝鲜半岛,但鸭绿江以南的土地再也没拿回来。

辽国和高丽的领土以鸭绿江和清开江为界,变成了下面地图的样子。上面地图的粉色部分就是辽国未能收回的国土,高丽就这样用三场败仗完成了领土拓展,想想也是奇葩的可以。所以,高丽从来没有稳定的占据过长白山,他们把势力拓展的极限是长白山脚下,而且不足10年就被辽国给打了出去,那10年不到的时间女真人也一直在不停反击高丽进攻。

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丽,兵力有余为何还失败?

谢谢邀请!李世民征高丽,为大隋征高丽战争的继续。李世民征高丽的地方大约为现在的辽宁和吉林的一部分,基本上没打进过现在朝鲜的本土。唐军的战略企图为拿下高丽,从东面威胁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当时西域一带已为大唐掌控,这样大唐便可以从东西两线夹击蒙古高原,同时还可扩大地盘,威加海内,一举两得。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那几次仗就是打输了。

为什么战力强大,优势的唐军打了败仗呢?原因如下:一、自古南军打不过北军。南军到东北是南军打北军,东北和朝鲜属苦寒之地,南军极不适应。就象现在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希特勒打到莫斯科,一到冬天冰天雪地就完蛋的道理一样。二、战争性质有问题。古代打仗讲究师出有名,那时东北高丽为异族,去打他们,占他们的家园,他们基本上全民皆兵,拼命抵抗。

不正义的战争,必然影响士气。三、兵力不占优势,后勤保障跟不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东北打仗,后勤供应线极长,所谓五十万大军,人吃马喂,战斗消耗,需要四十万大军搞后勤。真正在第一线冲杀的并不占优势,兵员补充也是个大问题。所以我常说在冷兵器时代,我们打高丽历史上基本没赢过,征安南基本上没输过。大明万历三大征中李如松、李如柏在朝鲜打败日本丰成秀吉,那是得益于朝鲜军队,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战争性质属于帮朝鲜复国,反侵略。

唐太宗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去远征高丽?

唐太宗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唐太宗耗费大量的人力丶财力丶物力去远征高丽,是在为后世子孙扫清障碍、消除后患。当时,高丽的实力在塞外首屈一指,若假以时日,高丽将来必定一统塞外,进而会挥师中原。当年,隋炀帝看出了高丽的实力,因而多次征伐高丽,结果隋朝每次都铩羽而归。唐朝初立之时,根基不稳,国力不足,因此魏征老夫子千方百计,阻止大唐征伐高丽。

当魏征老夫子逝世后,唐太宗倾力伐高丽,以大唐之威势,唐朝也仅是险胜高丽而已。自此以后的二百多年,大唐再没遇上来自北方的挑战者了。关于征伐北方,华夏史上有很多案例:1,汉武帝伐匈奴,为中原换来了两百多年的安定环境。2,唐朝伐突厥丶伐高丽,为大唐免除了两百年边患。3,明成祖朱棣及其子孙,多次北伐,大大打击了蒙古各部。

由于蒙古汗国的实力被严重削弱,致使蒙古分裂,从而彻底消除了蒙古人南下的能力,导致蒙古诸部从此衰落。纵观历史,就可以发现,有作为的君主,总是居安思危。没有作为的君主,总是自我陶醉、安于现状,尽管有些君主,无为而治的效果还不错,但是这显然也是一种“功在当代,债留子孙。”的做法。这或许就是大治之后,必定大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章TAG:皇图拍马屁副本高丽优雅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