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三国乱世襄阳战怎么打,为何自三国以来

三国乱世襄阳战怎么打,为何自三国以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0:16:16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第三,刘备诸葛亮对东吴败盟的认识不足。但是,刘备诸葛亮对关羽的败亡还是负有一定责任的。他们对东吴要夺回荆州的决心估计不足。他们认为,在经过湘水之争后,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重结盟好,已经解决了双方对荆州归属权的争端。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料到,东吴为了夺取荆州,不惜兵戎相见。这是因为东吴的战略方针决定的,它要实现全据长江,建号帝王,北向争夺天下的战略目标,自然要占有上游的荆州。

出于自身的战略安全,孙权和吕蒙制订了夺取荆州的方案。孙权已经秘密向曹操投降,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而已。正是对东吴的企图掉以轻心,刘备才没有做出增援荆州的决定。这是因为如果与东吴的结盟不破裂,关羽完全可以独自对付曹军。谁知道最后关羽恰恰失败在东吴的偷袭上。对此,刘备诸葛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四,东吴的奇袭,切断了关羽与蜀中的联系。

如果不是东吴趁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机会,发动对荆州的奇袭。如果不是傅士仁和糜芳主动投降,使得公安、江陵两座军事重镇轻易失守。如果不是处于二线的蜀军迅速崩溃,被吴军堵住了长江入川的通道。刘备还是可以得到荆州的消息,来救援荆州的。在此之前的湘水之争时,东吴也是发动了对荆州的袭击。在吕蒙的奇袭下,荆州的三郡迅速落入东吴之手。

得知消息的刘备,迅速率领五万大军从蜀中赶到荆州,支援关羽发动反攻。在刘备、关羽的军事压力下,孙权和刘备重新议和,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这一次东吴再次袭击荆州,局势与上一次湘水之争完全不同了。由于关羽和军队主力不在江陵,使得傅士仁和糜芳顺势投降了东吴。更有甚者,东吴的陆逊迅速越过关羽的防地,突入了荆州的后方。

刘备委派的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使得后方的所有城池在一月之间全部投降陆逊。陆逊封闭了峡口,荆州与蜀中音讯不通,等到刘备得知荆州的变故,已经为时已晚了。正是因为以上的这些原因,使得关羽没有能够得到蜀中的任何支援。直到关羽败亡,蜀中也没有任何反应。这里面既有关羽的独断专行的原因,也有刘备诸葛亮对战局判断的过失,更有着东吴发动奇袭的因素。

这一切因素中,对东吴行动的误判是最主要的原因。结语:关羽的襄樊之战中,以及后来的荆州之战,都没有得到蜀中的支援。这主要是因为关羽的独断专行造成的。关羽的襄樊之战,打乱了刘备的战略部署。当刘备得知关羽的消息时,也只得听之任之了。这是因为刘备赋予了关羽假节钺的权力,使得关羽能够先斩后奏。他看到襄樊地区的有利战机,就忍不住发动了进攻。

可是,关羽的军事目光只是局限在战术性的,虽然他取得了水淹七军的战果,可是这使得他的战略局势陷入极度危险之中。刘备对关羽的军事能力信任,对东吴背盟危险的轻视,也是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正是刘备认为关羽的军事行动万无一失,才没有对他进行干预。当东吴的袭击发起后,峡口被东吴迅速封闭。这时刘备就算是得到消息,也无法去支援关羽了。

三国乱世如果曹操真心辅佐刘协,刘备和孙权还会继续割据一方吗?

曹操的诗中曾有"周公吐甫,天下归心"的诗句,遗憾的是曹操并不愿做周公、伊尹、姜尚、萧何、霍光这样的宰相。假如曹操真的忠心耿耿,没有异心,象诸葛亮哪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汉室江山善始善终,那刘备和孙权自然会倒戈解甲前来归顺。据《三国志.周瑜传》载,当年曹操下江南收服荆襄以后,孙权曾聚众商议对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唯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从这段决心抗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孙权对汉室还是忠诚的,不服的是曹操是汉贼,欺君罔上,礼、乐征伐全是自己独断专行。

至于刘备本自汉室宗亲,匡抉汉室本是不遗余力。据《三国志.先主传二》载曹操确实待刘备不薄。"先主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但刘备忠于汉室是个信仰问题,也是原则问题,这是大义,不能改变。刘备受了衣带诏,决心反曹。这是死心塌地忠于汉帝的佐证。

文章TAG:三国乱世襄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