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什么的廉颇大将军,运城名人说之廉颇大将军

什么的廉颇大将军,运城名人说之廉颇大将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1 15:47:04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廉颇果然不负重望,攻克幾邑并将其并入赵国领土。公元前275年,赵国再度发动对魏国的战争,廉颇勇不可挡,率师攻克防陵、安阳两城(均在河南安阳西南)。在长平之战前,赵孝成王询问平原君,谁可以对付白起。平原君回答说:“有一个人可以对付他,就是大将廉颇。廉颇勇猛枭鸷,爱护士兵,遇事不避艰难,能忍辱负重。要论野战,能力不如武安君,但论持久战,足以抵挡。

”2、长平之战总司令廉颇将军到任后,立即下令以长平为中枢,修筑漫长的壁垒防御线。我们从廉颇以往的指挥经验来看,他是一位攻击型的将领,自己也曾吹嘘有“攻城野战之功”,他的强项是打硬仗,打野战、主动进攻敌人。可是在长平前线,他却一反常态,埋头修筑防御线,根本就不打算与秦军硬碰硬。以廉颇那牛脾气与火爆的性格,竟然能够守得住寂寞吗?我必须非常佩服地说,廉颇确实是非凡的将领,因为他能用理智的思维克制自己的冲动。

我相信他从蔺相如身上学习了许多东西,其中一点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欲望。说实话,廉大将军何尝不想横戈马上,酣畅淋漓地与白起干上一场。可是作为一名统帅,他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岂可率性而为呢?面对天下至强的秦军,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侥幸之上,而是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秦军纵横天下,野战能力天下无双,赵国兵团若与秦军在野战中较量,胜算不大。

廉颇深知要赢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关键在于顶住秦军的三板斧,以坚壁清野的战术,用防御代替进攻,只要能守住长平防线,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最终会令秦军无功而返。廉颇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拖垮秦军。他的持久战战略似拙实巧,因为秦军在上党地区作战,补给运输线漫长,利于速战,不利于持久。秦军开始攻打长平。廉颇对秦军的叫阵根本不理不睬,坚壁清野,据险控扼,凭借坚强的防线阻挡秦军,只守不攻。

尽管锋芒正锐的秦国兵团凭恃着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局部的攻击战中取得若干次小胜利,但对大局无补,根本无法重创赵军主力。很快,这场战役变得十分沉闷。秦军像一头猛虎,张牙舞爪,而赵军形同刺猬,我龟缩起来,不跟你斗,你上来我就扎你一下。结果,这头猛虎在刺猬身旁来来回回做出扑袭的样子,却只是徒劳无功。只要廉颇能坚守三五年,秦军再厉害,恐怕也吃不消。

秦、赵两国屯兵数十万于长平,相持不下,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势均力敌,但从两国的军事力量来看,秦国是稍占上风。廉颇的坚壁清野战术阻止了秦军的深入,可是防御战毕竟比较被动,赵国军队没打过什么胜仗,当然,也不曾有大的败仗。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第三年),秦军又增派大量部队,兵力上的优势使得王龁得以发动开战以来最猛烈的攻势。

该年四月,秦军一支侦察部队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袭杀一名赵军副将,这件事令赵军士气大为挫伤;六月,秦军发动进攻,攻下两座赵国堡垒,俘虏四名军尉。廉颇下令修筑新的壁垒,构建新防线。可是到了七月,该防线又告失守,两名军尉被俘虏,赵国阵地被秦军摧毁。这样,长平防线中的西垒壁落入秦人之手。廉颇收缩防线,加强防守。

此时秦、赵两军的对垒格局,有这么一段资料,出自《水经注》中所引的《上党记》:“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来,当时秦、赵基本上是隔水对峙,秦军营垒与赵军营垒绵延分布在南北五十里、东西二十里的区域,总计约一千平方里的范围。

廉颇越是收缩防线,赵军的抵抗力就越是坚强,就象一根弹簧一样,越压缩则弹力越强。最关键的是,赵国兵团主力仍然是完整的,实力上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失。倘若“坚壁清野”的战术一直沿续下去,显然秦军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虽然赵国的经济能力不如秦国,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廉颇兵团的补给线短,而且有上党郡百姓的大力支持。

反观秦军,当前线兵力越来越多时,粮秣的转输量就越大越大。如果不能迅速打开局面,整个国家都会被战争拖垮。可是王龁在攻下西垒壁后,已是强弩之末,无法继续向前推进了。秦国宰相范雎忧心忡忡,他显然已经意识到廉颇正蓄势待发,一旦秦军的补给供应不上,便是大灾难的开始。在这种情形下,他采取反间计,最后令廉颇下课,纸上谈兵的赵括取而代之,赵军的灾难便从此开始。

3、以少胜多,大破燕军长平之战后,赵之邻国燕国趁火打劫,竟然出动六十万大军进攻赵国。在损失四十五万大军后,赵国精锐尽失,面对六十万的燕军,如何应敌呢?关键时刻,赵孝成王总算有自知之明,他起用了在长平战役中被撤职的老将军廉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鄗邑,迎战栗腹的四十万燕军;同时,另一名大将乐乘率五万人马,在代地迎战庆秦的二十万燕军。

在两个战场上,赵军的兵力上都居劣势,只有敌方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然而廉颇与乐乘却捍卫了赵国军团的荣誉。鄗之战与代之战的结果出人意料,赵军以寡胜众,不仅大破燕师,还击毙燕师主帅栗腹,俘虏了另一员敌将庆秦。廉颇不愧是赵国第一名将,在重创燕国兵团的入侵后,他乘胜追击五百里,反客为主,杀入燕国境内,包围燕都。

赵军反倒兵临城下,燕王手忙脚乱,赶紧派人前去向廉颇请和。谈判的结果,燕国割五座城池给了赵国。公元前249年,廉颇、乐乘率领大军,再伐燕国,围困燕都。燕王只得再次割地赔款,才把赵国人打发走。一年后,魏国也出兵攻打燕国,赵国再派廉颇、延陵钧率军队助阵,协助魏师讨伐燕国。除了与燕国作战外,廉颇还指挥一次对魏作战,原因是与信陵君有关。

在秦国围困邯郸时,信陵君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窃符救赵,成为赵国的救星。后来,魏国遭到秦国入侵,信陵君本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又回到魏国,帮助魏国打退秦军的进攻。然而,哥哥魏安釐王对他始终不放心,最后罢其兵权。赵国因为信陵君的缘故,一直不与魏国为敌,现在既然信陵君被免职了,赵王就有借口出兵了。于是老将廉颇的指挥赵国兵团,进攻魏国,攻取繁阳。

文章TAG:廉颇大将军运城名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