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第一战舰洗练液压技术是什么,以温州市命名的战舰

第一战舰洗练液压技术是什么,以温州市命名的战舰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9 01:40:21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南洋水师中比较先进的就是两艘从德国订购的“南琛”、“南瑞”号巡洋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产的巡洋舰以及早期从北洋水师调过来的四艘蚊子船,在甲午战争期间,南洋水师的这些舰船大部分都是铁胁双重木壳船身、钢胁钢板船身甚至是木壳船,不管是在航速保养还是武器配备上均落后于日本海军。而对于广东水师来说,早年的广东水师曾有外洋、内河两支军队,大小旧式跑船180余艘。

到了洋务运动后开始构建新式兵船,最初先是向英法两国购置了7艘兵船,但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的状态。到了1884年张之洞接任两广总督之后,广东水师共有中小兵船25艘,还有11艘鱼雷艇。但是在甲午战争期间,实际出海的舰船只有“广乙”、“广丙”、“广甲”三艘军舰,且全部参与了甲午海战,但就武器装备实力来说,也根本不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对手。

例如在丰岛海战之中,“广乙”号就被日海军舰艇击成重伤,最终搁浅在了朝鲜西海岸自沉。接下来讲的就是晚清中国四支水师中实力最强的北洋水师,与此同时北洋水师也是晚清四支水师当中在甲午海战中与日本联合舰队正面对决的一支水师。北洋水师拥有两艘“定远”级铁甲舰,以及“济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平远”、“超勇”、“扬威”以及大大小小各式鱼雷艇、炮舰在内的主力舰艇共计25艘。

虽然北洋水师拥有规模庞大、防御性能极佳的两艘“定远”级铁甲舰,但是对于在甲午战争时期的北洋水师来说,在舰艇的火炮、航速、弹药以及射速方面均要落后于日本联合舰队。例如日本联合舰队当中的“吉野”号巡洋舰,其排水量高达4150吨,舰长更是达到了109.73米,且水线附近纵贯全舰敷设了穹甲甲板。在航速动力方面,“吉野”舰更是达到了高达23节的航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

在武器配备方面上,“吉野”舰的建造更是吸取了当时世界先进的造船科学技术呃成果,其主炮采用了4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6寸40倍口径速射炮,分别安装在军舰首尾楼甲板上与主甲板两侧的耳台内,除此之外还在军舰两舷至尾楼之间设计了多达8个耳台,各配置1门4.7寸40倍口径速射炮,形成了“吉野”舰上密集的火力网。

二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能制造大和号这种级别的战舰?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1、作为自尊心极强的日本国,不甘于落后。日本造船水平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提高,到了昭和时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但是日本岛国资源贫乏,科技实力与英美仍存在相当的差距,而且还处在战争条件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仍然不惜代价建造这种空前强大的战列舰。

日本为此耗费巨资为其造船工业增添大量新式设备,从德国购进了15000吨水压机以及3台70吨酸性平炉,这些设备一共花了约1000万美元,从而能够制造出包括650毫米厚装甲钢板(大和舰主炮炮塔使用)在内的大型锻造件,并且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2、在大和舰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资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重量就需要200万日元。

二战时,日本海军界曾流传一个笑话,世间有三样最无用的东西: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和日本的大和号。3、作为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曾经是日本的国家象征与骄傲。然而作为承载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艘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帝国的救星",使原本就入不敷出的日本勒紧裤腰带、倾尽国力所打造的钢铁图腾,最终却加速了日本的失败。

世界上第一艘全金属战舰到第一艘万吨级全金属战舰经历了多久?

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金属(所谓铁胁铁壳,即龙骨、肋骨等骨架和船壳板都是金属的)结构的战列舰是英国1859年开工、1861年建成的“勇士”号(HMS.Warrior)铁甲舰,这艘军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甲舰之一(仅次于法国的“光荣”号),至今依然健在。(世界上第一艘全金属铁甲舰“勇士”号)(老兵不死的“勇士”号)对于战舰来说,万吨级真的不算是什么事(钢铁铆接时代,造1000吨的军舰或是造10000吨的军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上的差异,只需要足够大的场地、船台就行,在造船本身来说,吨位大并不表示技术有多牛),因为“勇士”号当时的排水量就已经到了9000多吨了,在“勇士”号之后,1861年英国开工的全金属铁甲舰“米诺陶”(HMS.Minotaur)排水量达到了10600吨,如果以开工时间为标志的话,从9000吨级到万吨级,只经过了短短的2年而已。

文章TAG:战舰洗练温州市液压命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