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6:03:05 编辑:教育经验 手机版

10.重难点讲析(一)、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

11.不等价交换会挫伤一部分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各个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商品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12.货币出现后,商品和商品就不直接交换了,而必须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商品—货币—商品。每次交换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

13.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因此,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后就逐渐变成了价格与价值相符。

14.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之间的交换,就变成了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相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供求与价格的双向制约而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5.从某个静止的点看,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全一致也是偶然的。但是从长远看,从整个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与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抵消的。

16.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和卖的关系当中,而是从一定时期,从社会的总体来看买和卖的关系时,才体现着等价交换的原则。

17.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18.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它本身的价值成正比。所以商品价格要反映商品价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高于价值。

19.所以,商品的价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二)、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0.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交换又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所以,当供不应求时,就会使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会使价格下跌,从而使生产缩减。

21.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当一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价值规律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流出;相反,则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

22.当然,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也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需要国家宏观调控。这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效。

23.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

24.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25.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第二个作用的结果。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由于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促使优胜劣汰。

26.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因此,优胜劣汰不会导致我国出现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极分化局面。

27.优胜劣汰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对于破产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会给这些企业及其职工带来较大影响。

28.这就需要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努力:作为国家,要依法治国,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下岗职工的基本权益;作为企业,必须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职工,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四.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1.值规律是指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 作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能够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商品生产者只有使自己生产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获利,这就能够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这就能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文章TAG: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价值规律规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