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大学院士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学争相夸大院士人数

大学院士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学争相夸大院士人数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0 22:19:3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优秀的杰出青年教师储备、以及优秀的生源才是保证学校实力的最好的保证决定一所大学实力,除了院士,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中青年教师、以及优秀的生源。中青年教师是学生授课一线的生力军,而且大多数本科生都是由这些年轻的老师来带的,而且中青年教师将占到教师群体中很大的比例,本科生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名校的教学质量。优秀的青年教师意味着更好的教学质量,而且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因为自己的一些优秀的求学经历、科研经历将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当然最根本的,对于一所学校还是生源质量,终究教学教学,最终还是落到“学”身上,学生成功了,那么老师就成功了,学校就成功了,否则学校再好,教授再多,院士名气再大有什么意义,长此以往还是要衰落。这就是为什么清华北大这些顶级名校能够长期保持着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哪怕是世界级名校强如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质量。

我国教育任重而道远,还需砥砺前行教育界一直说清华北大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这其实也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的悲哀,清华北大自然有优秀的本科生资源,但是到了硕士、博士的时候,因为优秀的本科生基本都会保送至美国、英国、香港、日本等等国家的名校当中,能够留在国内的就比较少了,所以清北里面有很多研究生都是来自下面的一些高校,从这个意义上讲阶段性的学生质量下降。

不是说清北的学生就一定强一些,也不是说下面学校的学生就差,其他高校的学生也很强,毕竟能考到清北,甚至还要和很多清北的学生直接竞争,能考进去自然实力很强,何况因为我国高考是各省、区、市等单独招生,那么在湖北、江苏这些教育强省,河南、山东这些教育大省的生源就比较吃亏,也许成绩更好只能上更差一点的学校。但是从整体意义上讲,清北的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的质量确实有下降之嫌。

我国内陆大学办学要多学港大、港科大,港科大百年名校自然不用多说,但是港科大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就成了世界名校,就是因为专注教学、专注科研。在美国、英国这样的教育发达的国家,哪怕是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牛津、剑桥等等这样的世界级名校,顶级名教授都是要给本科生授课的,但是在我国,好像大部分的学校,优秀的教授都更愿意带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

大学教授评上院士有多难?当院士的基本条件有多高?

这个问题我觉得没太有意义,不说院士数量多么稀少,就说大学里面实力高的教授都是凤毛麟角。一个科研工作者,从博士毕业到成为院士,要经历几个必要的关卡。第一,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科研人员的起点,没有个好的工作岗位,不能在一所知名院校有个教职,实际上将来的职业生涯,天花板不会高到哪里去。

第二,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这一步是决定科研生命的关键,因为现在国内大部分院所高校,特别是好一点的地方,都有硬性要求,五年或八年必须从助教助研升为副高,否则就要离职。条件好的,科研成果突出的,往往可以把这个时间缩到很短,两三年就可以升上去,那么最起码饭碗就稳了。然后就可以带硕士,这样手下人越多,出成果会越快越多,良性循环。

第三,正高级职称。这一步是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终点和毕生目标。到了这一步,在好一点的地方往往都是博导级别,然后在业内有一定的地位和人脉,参加学术会议听众更多或者当评审等等,发言权就更大了。第四,这是通往院士之路的最后几步了,但是也是最难的几步,是成为院士必不可少的加分项。很多人成为了副教授,教授,但是这一步却丝毫没有,那么基本上就无缘现在的院士评选。

优青,杰青,万人计划,国家科技奖一二三等奖,863项目等国字号首席科学家,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际学会报告邀请人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这些头衔越多越好。以上几个能有一个,哪怕在985高校都是大佬boss级别,有自己的团队,有上百万的科研项目,下面管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 ,成果会越来越多。上面是根据我了解的一些认识,欢迎留言交流。

文章TAG:院士数是大学争相夸大大学院士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学争相夸大院士人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