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苏格拉底的座右铭是什么,影响世界的苏格拉底36句格言

苏格拉底的座右铭是什么,影响世界的苏格拉底36句格言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3:03:43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他主张:“美德即知识,愚昧是恶。”也就是说“无知即罪恶之源!” 苏格拉底夫子自道:“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苏格拉底不顾舍弃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不顾引起别人的误解、反感或仇视!他是哲学的殉道者。 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 我想,“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是对于“我自知无知”的最好阐述。

二、苏格拉底生平 苏格拉底个性鲜明,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生于伯里克利治下的雅典黄金时期,死于雅典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的时期)。他出身贫寒,父亲是离雅典城不远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青少年时代,跟父亲学习手艺,并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历史著述,自学成才。 他长期靠教育为业,传授门生,这也跟孔夫子相似。

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计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非常独特,擅长辩论、启发的方式。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始者。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

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伤的士兵。 苏格拉底一辈子生活艰苦。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衣服,经常不穿鞋,对饮食毫不讲究,只是专心致志研讨学问。 40岁左右苏格拉底在雅典城邦出了名,并进人“五百人会议”。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其他的新神,败坏青年”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收监时朋友买通狱卒,让他逃走,但他决心服从法律,拒不逃走。后来在狱中安详地服毒而死,终年7O岁。 苏格拉底自己没有写什么著述,而他的言论和思想由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记录和传播下来,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这也有点像我国的孔夫子,但行径却根本不同。苏格拉底最后因触犯了当时权贵的利益而被冠以“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被判处饮毒堇汁而死。

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 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须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真理。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在西方哲学中第一个提出“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类似于孔夫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也有所不同,孔夫子的意思不过是:为人做学问要老实,而没有说到:我本无知;)苏格拉底竭力倡导“知德合一”学说,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文章TAG:苏格拉底座右铭格言世界影响苏格拉底的座右铭是什么影响世界的苏格拉底36句格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