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如何看待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明朝为什么废除丞相

如何看待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明朝为什么废除丞相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00:11:31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直接导火索是丞相胡惟庸的谋反事发。明朝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废除丞相更有利于皇帝的统治。1380年的2月17日,也就是明朝洪武十三年正月十一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丞相这一个延续了千年的官职从此被取消。

明朝为什么要废丞相设内阁?

明朝为什么要废丞相设内阁

明朝建立之初,大多采用宋唐时期的官僚制度,设丞相一职。丞相一般有两个,左丞相最大,其次是右丞相,两个人互相依托,又互相掣肘。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从胡惟庸案爆发以后,朱元璋深切体会到丞相有尾大不掉的弊端,也看到了丞相的权利,丞相权利一旦做大,就会架空皇权的统治。可是一个王朝或是政权还离不开丞相的作用,但朱元璋是个例外,这些活自己能干。

通过胡惟庸案就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自己设置了内阁制度,直接架空了丞相的权利,自己牢牢的掌握着大明王朝的权利中枢,使分散的权利集权化,权利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明成祖驾崩以后,皇帝开始懈怠朝政,内阁才开始逐渐的行使丞相的权利,虽然不叫丞相了,干的活就是丞相干的活。一直到明朝灭亡,内阁开始逐渐行使大明王朝丞相的角色。

内阁和宋唐时期的丞相制度还是有一定的改革,以前丞相的权利为什么那么大?因为一些地方上的政事,如果不是涉及国本,丞相有权直接处理,最后呈报给皇帝就可以了,不用皇帝亲自过问。这样就给了丞相最大的权利了。看宋唐时期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非常大,最后皇帝都得妥协,甚至葬送江山。明朝内阁一般规定人数三到七人不等,设一个内阁首辅,负责领导内阁的最终决定。

决定商议完之后,送司礼监由掌印太监浏览,呈报给皇帝,皇帝批准后,由司礼监批红,这份文件才能生效。中间环节多了一个司礼监,起到了一个相互制衡的作用。虽然看起来很完美的制度,在明朝中后期,由于皇帝懒政,大部分都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总管决策,也催生出了明朝太监专政的局面。丞相,内阁,无论什么样的组织和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人。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中国历史上,丞相是变化最多的职位,一直忽立忽废。一方面,皇帝想让宰相帮他处理政务,同时又担心丞相权力太大,有时变换名称、改变职责。春秋时期,有宰相之职,管仲就是宰相;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宰相。秦统一天下,正式改名“丞相”,有时为了分权,设置左丞相、右丞相。汉朝与秦朝差不多,设置内廷后,丞相权力转移到尚书台,汉哀帝时期取消丞相,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

文章TAG:丞相废除明朝看待制度如何看待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明朝为什么废除丞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