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万勿再读《红楼梦》,读红楼为什么有幻灭感

万勿再读《红楼梦》,读红楼为什么有幻灭感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3:53:4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第三种方式有些随心,人生前行,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沉淀,知识也好、阅历也罢,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翻阅红楼梦,就能看到红楼中那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了。红楼梦,虽说只是一本小说,但它是中国社会高度精炼后的一道缩影,直指整个中国社会的本源。每一个红楼梦读者,几乎都能在身边的人中,找出在红楼梦里的对应人物。红楼梦书中的世界,本质上就是我们身旁这个世界。

为什么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我是凌烟阁中一书生,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请大家指点。《红楼梦》是一本奇书,这部皇皇巨著是曹公的呕心沥血之作,简直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书中可以说无所不包,涉及诸如政治、经济、美食、建筑、园林、音乐、宗教、司法、习俗、节气、灯迷、对联、诗词、田庄、买卖、兵丁、名胜、市井、人情事故等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曹公在小说开篇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公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春秋笔法,用近乎隐喻的手法写岀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相互依存的关系。并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展开宏大叙事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清朝时期勋族和士井平民阶层的日常生活画面。《红楼梦》围绕红楼女子正册、副册、又副册谶语、判词的展开,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空间和研究内容,催生了有清以来专门研究《红楼梦》一书的文学形式——红学,且分为不同的流派,包括考证派、评论派、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等等,这也是世界文学史的奇观!鲁迅先生曾评价说:《红楼梦》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为什么有些人读《红楼梦》就会沉醉它的世界无法自拔,和性格有关系吗?

您好,我是玺汾天涯,谢谢您的邀请,很愿意回答您的问题。首先呢我认为人类本身具有模仿的本能,无论是思想,语言,行为,在熟识的共同环境里相处久了,尤其是磁场相近的人,会不自觉的被磁化了意识从而同化了情感,语言和行为;例如夫妻之间的所谓夫妻相就缘与此;再如很多的影视演员假戏成真久久的不能从戏中角色转换出来而抑郁;读书也是一样,如果没有节制而沉溺与其中,就会变成“书呆子”;尤其是像《红楼梦》这样的世界巨著,篇幅巨长且生动华丽,把生活和自然浑然天成,逼真而有味道;人物性格刻画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且强烈的放射着诗和理想的光辉,所以让读它的人往往如梦似幻,就象步入了富丽堂皇的宫殿,从惊诧好奇到流连迷乱,伴着主人公哭,随着主人公笑;伤悲着黛玉葬花,惋怜着宝玉出家;自陷其中,欲拔不能。

长此以往,便会抑郁其中,就会变成很危险的抑郁症,如果还来得及要做及时的心理疏导,让他(她)们明白:从书中学习的是文化造旨,是时代的引迀,是历史的厚度,更是为了丰富自己而力行于现实;而不是从书中看情感故事,更不能虚幻痴迷了自己浪费时间和感情,与其这样不能辩证的读书,不如不读的好。我认为这跟性格没有太多关系,但跟性情有关系,比如自制力较强,且有基本文化分柝力的人,会把读书当成学习,而且生活时间会安排的很条理;既使偶尔的情不自禁也是正常的情感同化,但不会允许自己无节制与某一件课余爱好。

文章TAG:红楼幻灭万勿红楼梦万勿再读《红楼梦》读红楼为什么有幻灭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