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桃李芳园艺术幼儿园,北京一级一类幼儿园

桃李芳园艺术幼儿园,北京一级一类幼儿园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16:24:28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北京一级一类幼儿园

丰台区六里桥附近的太平桥东里幼儿园不错!网名是桃李芳园艺术幼儿园

北京一级一类幼儿园

2,桃李芳园双语艺术幼儿园是公立还是私立

三本院校,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立学院,现在其实是一样的,偏远地区的二本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职场上,还是看个人能力的地方,自己的能力最重要

桃李芳园双语艺术幼儿园是公立还是私立

3,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幼儿园

5月份招生,今年开始收取赞助费,费用暂时没定,大概在2000元每年的样子。 每月的托费是810元。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幼儿园

4,北京丰台最好的幼儿园有哪几家 还有电话号码

北京阳光双语艺术幼儿园 北京市石榴园北里小区24号 87259975 87259981 方庄实验幼儿园 方庄芳群园2区10号楼 67622250 汇佳实验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芳古园二区6号 010-67685252 樊家村教工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樊家村56号 010-63736988 东管头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水头庄258号 010-63309331 大红门街道东楼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西里 010-67221959 孟村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孟村120号 010-63734585 丰台区幼师附属实验艺术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北里一区7号楼 010-67982858 大红门东楼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东楼苗圃西里 010-87271525 北方之星幼儿园右安门园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东里一区5号楼 010-63053264 装甲兵工程学院幼儿园 丰台区装甲兵工程学院崔村19号院 82112776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幼儿园 丰台区云港北里18号 68375438 蒲黄榆第二幼儿园 丰台区蒲黄榆蒲安里8号楼 67622340 丰台第四幼儿园 丰台区桥南造甲南里17号 63726391 丰台第二幼儿园 望园西里17号楼 63839282 丰台第三幼儿园 丰台区五里店 63815572 蒲黄榆第一幼儿园 丰台区蒲黄榆三里甲3号 63811819 航天部第一研究院幼儿园 丰台区万源路东高地90栋 68381868 解放总后勤部六一幼儿园 丰台北大地75号院内 66884415 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 丰台区东大街28号 63811373 芳古园幼儿园 丰台区方庄芳古园一区16号楼 010-67628116 芳群第二幼儿园 丰台区芳群园四区10号楼 010-67638316 长辛店镇教工幼儿园 丰台区长辛店大街大寺口胡同 010-63886687 北大地西区幼儿园 丰台区北大地一里14栋 010-63822351 北京高娃钢琴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小屯路6号 68671703 68671587 南苑教工幼儿园 南苑东长安街12号 67991753 丰台区教工托儿所 丰台区子阳小区 63821594 嘉园一幼儿园(分园) 丰台区南苑五爱屯街11号 67991501 长辛店一幼儿园 丰台区长辛店大寺口20号 83876687 嘉园第一幼儿园 丰台区嘉园二里13号楼 67532807 青塔第二幼儿园 丰台区青塔小区秀园7号 68676040 青塔幼儿园 丰台区青塔小区蔚园15号 68677431 育英幼儿园 丰台区洋桥西里33号 67210212 群英幼儿园 丰台区西罗园三区10号 67220618 西罗园幼儿园 丰台区洋桥北里32号 67227202 东罗园幼儿园 永外赵公口小区1号楼 67216759 芳庄三幼儿园 方庄小区芳城园一区8楼 67644688 东罗园幼儿园 永外赵公口小区1号楼 67216759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幼儿园 丰台区云港北里18号 68375438 装甲兵工程学院幼儿园 丰台区装甲兵工程学院崔村19号院 66717471 蒲黄榆第二幼儿园 丰台区蒲黄榆蒲安里8号楼 67622340 丰台第四幼儿园 丰台区桥南造甲南里17号 63726391 丰台第二幼儿园 望园西里17号楼 63839282 丰台第三幼儿园 丰台区五里店 63815572 丰台政府机关幼儿园 丰台北大街1号 63811819 蒲黄榆第一幼儿园 丰台区蒲黄榆三里甲3号 67625296 航天部第一研究院幼儿园 丰台区万源路东高地90栋 68381868 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 丰台区东大街28号 63811373 解放总后勤部六一幼儿园 丰台北大地75号院内 66884415 丰台区实验幼儿园 方庄芳群园2区10号楼 67622250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第一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古园一区16号 010-67628116 丰台区第四幼儿园 丰台区看丹桥向东 010-63726391 桃李芳园艺术幼儿园 北京西客站南广场南200米处 010-63480973 63264471 丰台第一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乙8号 010-63811373 我推荐丰台区政府机关幼儿园,因为我小时候就在那里入托,我今年已经三十岁了,可见这个幼儿园的历史了,而且很多区政府的干部子弟都在这个幼儿园入托

5,马连道哪个幼儿园好

最好进的是哪个幼儿园? 太平桥东里幼儿园学费1500左右不太好进 最便宜的红莲那边有5-6百吧 我家孩子在双井,这边上幼儿园,叫金太阳双语幼儿
哪个都不错 看你花多少钱了

6,想知道 北京市北京朝阳区桃李芳幼儿园在哪

太平桥东里,还不叫桃李芳,叫桃李芳园,而且还不在朝阳区,在丰台区
是北京培基国际双语幼稚园吧? 地址:北京朝阳花家地西里219栋 电话号码:010-64739197

7,家长挑剔对幼儿园教师是否起促进作用

起的,老师会调整

会,但要给老师一定的面子,不要太直接说,不然会事的其反.尤其幼儿园的老师是很辛苦的.不是表面看的那么轻松.你们还这样桃那样桃可能会照成很不好的后果.有时可能做的不够到位,不要急着去园长那里告状.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多多和老师交流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哦!我就这样的哦!和老师交流的很好哦!
是的!有促进作用!
不会,只会让老师更讨厌那个家长
各位,请给详细一点的意见!
不一定,看他挑剔的是什么,是否合理,否则,让老师更反感。

8,陶阳进了相声窝的京剧神童

大概可能你和我一样,第一个问题就是:“陶阳是谁?”

在网络上,可以看到不少询问他近况的帖子:“陶阳现在干什么去了?”“陶阳倒仓倒完了吗?”“唱戏的陶阳和德云社的陶阳是同一个人吗?”

关于陶阳,那还要从第一个前缀“京剧神童”开始给你们介绍,一个95后的千禧一代,可是让很多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戏迷们念念不忘。

时间在陶阳身上显得比别人紧凑,从出生到成名,这个97年出生的男孩,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正式学京剧仅几个月,他便在东三省京剧大赛中获得优秀奖,而后辗转于各地戏曲演出、举办个人专场演出、甚至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京剧神童”的称号一时间家喻户晓。

▲ 小陶阳参演电影《大武生》

陶阳童年随祖父母在江西一起生活。爷爷在村里戏台管服装,耳濡墨染陶阳自小就是个戏迷。后来随父母来到大连,工作的摊位边就成了他的“戏台”,平日他唱几句,生意就好得多。

▲ 纪录片《陶阳学戏》

直到在一部大连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短片中,看他头顶带着俩苍蝇拍做成的自制纸戏帽,才不得不慨叹,对于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培养一个京剧神童是多么不易。小陶阳也很争气每天吊嗓子、劈腿、练空翻,很疼,很累,却也乐在其中。

学戏成角儿所要吃的苦,还远不止此。年少成名和大器晚成对于“靠嗓子”吃饭的人来说,总透露着不可抗的无奈。陶阳遇到了每个学戏少年都要经历的坎——倒仓。

陶阳的第二个前缀,让他的名字更有“看点”——德云社郭德纲义子。

转折发生在2007年,郭德纲请陶阳去北京演出,一见如故。于是请陶阳在北京住下,并为他的父母解决了工作,收陶阳为义子。

▲ 陶阳和义父郭德纲

对于这件事,戏迷一片义愤填膺:“把我们的京剧神童还回来!”但其实,除了父母,再没有谁会比这位义父还要疼爱陶阳。

摆脱了“王陶阳”的噩梦的陶阳,得郭德纲帮助在北京得以安家。老郭也早有预料,过不了“倒仓”这个坎,就再也不能吃京剧这碗饭了。他将陶阳收在门下,教他相声,为的是让他有一条退路。于是在变声期的大部分时间,陶阳还能上台说说相声。

郭德纲让他每年唱一场戏,测试嗓音的恢复情况。直到2016年,在北京的一次演出中,陶阳感受到了自己声音明显变好,决定重回京剧舞台。于是才有了陶阳所说的“相声是手艺、京剧是爱好”。

▲ 陶阳和郭麒麟同台演出

不只是老郭,能看出整个德云社对这个时而温润时而蠢萌,才不过21岁的孩子,是极其宠爱的。郭麒麟虽然嘴上抱怨着感觉陶阳才更像老郭的亲儿子,但每每和阿桃同台,都难掩脸上的欢腾劲儿。

好在陶老板不负大家的疼爱,给大家展现了他藏不住的“切开黑”属性,才不管你是台上还是台下,“调戏”这种小case张手就来。

陶老板是实打实的老干部风,这和他从小喜欢听戏的成长环境有关。除了唱戏说相声,多年国粹文化的滋养下,他玩过的传统乐器也是数不胜数,俨然一股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范儿。

▲ 陶阳弹奏京二胡

不过,互联网的威力是不可估量的,老干部也有被带歪的时候。台上温润如玉的陶老板,时而下了台就会变身抖音狂魔。

一秒正经一秒逗比,露着一丝如目在前的亲切感,这和陶阳京剧表演给人的感觉很像。他知道需要在一成不变的京剧里加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味道,鲜活的有趣,才会是深受大家喜爱、年轻人所爱看的戏。

想到这儿,也许陶老板沉迷抖音就是为了更靠近大家一点儿,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吧。

【入坑陶老板】福利

Now turn to【入坑陶老板】专属福利时间,收获芭莎男士独家提供的北京德云社小剧场门票!

【参与方式】

请在评论区举手示意,留下你最想对《芭莎男士》和陶阳说的话。

我们将会从中随机抽取4位小伙伴分别送出12月北京德云社小剧场门票。

截止时间:12月3日中午12:00

新媒体编辑 · 王卫

撰文 · 曹昕昕

设计 · ZJN

陈飞宇:一个宁缺毋滥的“秩序狂”

马伯骞的成长 享受收放自如的节奏层次感

限量版林彦俊送给《YOU》

「芭男搜索」

↓↓↓

回复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衬衫,女朋友,大头,林彦俊,

身材,帽子,牛仔裤,

等待你的关键词......

9,诗经里的5个绝世美女 你知道是谁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一部《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五百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

三百多个故事,三百多种心情,在风里高唱,在雨中低吟,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三颂声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

她们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著,或活泼顽皮。那些蕴涵着古典情怀的女性,仿佛仙乐悠悠,让人们在沉静中重返时光隧道,去回味那一份雅致与美好。

《诗经》中美女众多,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下面浅谈的五类美女,就是这些众多美女之中的杰出代表,我们不凡把她们比作这样的五个美女——

1

第一个美女是内外兼修的淑女,令无数男子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寤寐思服”。

诗经开篇的《国风·周南》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首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鸟儿在河中沙洲鸣叫,美丽的女孩展示着自然之美,让谁见到都会动心,何况那原本爱美的君子呢?

淑女,从古至今都被人们追崇的美丽健康、自然清新的形象。千古以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为人们对美丽不懈追求的明证,也让人内心泛起无限的憧憬与想像,那是一副多么美丽的景象。

放眼乡村,天地广阔,空气清新,邻家女子,天真活泼,无矫揉造作的扭捏,少胭脂水粉的装点,美在劳动中,美在自然中。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清纯雅致的美!

2

第二个美女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美丽女子,给世间一个背影,让男人们穷尽其力去苦苦追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央的女子究竟是什么模样,也许怎么也走不近,看不清她的容颜,但她总令人向往,让男子甘愿克服重重险阻也要去苦苦追寻。

也许这就是爱情的魔力!路途艰险而漫长,怎样才能够顺利地到达彼岸,对心中的女子表达爱意?隔岸观花,可以想像得很美。也许,这就是距离产生的美的缘故吧。水草的深处氤氲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让人们不禁遐想万分。

蒹葭,诗经里最令人心动,也是最令人心痛的随风飞扬的芦花,离爱情那么近,仿佛触手可及,然而却是萦回在梦里,灵魂不能轻易到达。

3

第三个美女是单纯而顽皮的静女,少女的天真烂漫凝集着一种难以言传的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一位静雅温柔的女孩子,与情人相约在城隅,男子赶到时,她她偷偷地藏了起来,急得那男子“搔首踟蹰”。

这时她轻盈走出来,赠给那男子一种叫做“彤管”的野草,这无疑是爱情的信物,令男子不禁惊喜交集,因为这“彤管”是心上人送给自己的,所以他觉得真是分外美丽,不同寻常。

还有一支芍药花,她在放牧的时候悄悄采摘的,一起送给他。小女孩顽皮而羞涩的形象跃然面前,一份浓浓的情意静静蔓延。女子的恬静、典雅、活泼、羞涩都让人感知她的纯朴。这份爱情不知会给人多少荡气回肠的回味?

4

第四个美女是那种对未来怀着美好憧憬和向往的漂亮新嫁娘。

一部诗经,多少美丽的女子穿梭其间,当然少不了漂亮的新嫁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开了,美丽的女子要出嫁了。

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应该是出嫁时,爱有了依靠,心有了港湾,女人的快乐是写在脸上的。单纯而透明,未来充满希望,新婚燕尔,一切都将展开新的画卷。锣鼓响起来,花轿抬进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幸福中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快乐可以传染人,己乐人亦乐。

“宜其室家”的氛围,容不得我们再去多想其他什么东西。“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洋洋洒洒的喜气从悠悠的远古飘来,浸染着洪荒,红妆薄粉的女孩在那一刻完成生命的蜕变,艳若春桃。

而后的岁月,相夫教子,伺奉长辈,其乐融融。幸福的种子在春天播下,迎着夏的雨露悄然开花,在秋结蕾,在冬蕴藏。周而复始,一如流动的江水,把时光带走。女子啊,完成了生命的最伟大的轮回。

5

第五个美女是令人倾慕的秀外慧中、与众不同的女子。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所谓美女,是个什么样子呢?容貌颜如芙蓉花,“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只是同车而行的缘分却让男子神魂颠倒,青春美丽,仿若含苞欲放的花蕾。

体态轻盈优美,似鸟儿在空中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身上佩戴着晶莹剔透的玉坠叮当作响,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无不德行高尚。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说过,对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芙蓉花一般的姑娘,天生丽质,更皆高雅的风度举止,打动人心的德行。叫人如何不想她,叫人如何不爱她?

美丽的女人如诗如画,如歌如曲,采天地之精华,聚山川之灵气,一切的色彩、曲线、声响、形象、韵律与气氛,在女子的举手投足间流动起来,明亮起来。

曾为《红楼梦》水做的女子陶醉过,为《聊斋》仙骨狐风的女子陶醉过,而《诗经》中的女子,却让人陶醉的刻骨铭心,成为了人们对美的至高无上的追求,那些河畔上、月光下、稻田中、芦苇旁、水中央的精灵,穿越千年依然是最美的风景。

10,芒种时节被红楼梦发明的民俗

6月6日,当太阳到达黄经75°时,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芒种”。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芒种”过后便是“夏至”,很快又将迎来端午节。比之后两者,“芒种”称得上是其名不彰,但曹雪芹的生花妙笔,却让这一节气在《红楼梦》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芒种”很忙

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实际上,“芒种”二字,就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就是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己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所以“芒种”也是谐音“忙(着)种”的意思。

从旧时各地流传的谚语来看,“芒种”的确是大家都很忙的节气。甘肃、宁夏一带流传“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有俗谚曰“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凡此种种,用一句(上海)崇明谚语总结就是,“芒种芒种,忙收忙种”,足见在芒种时节,神州大地从南到北都在忙种,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芒种“忙种”

这样一幅农忙的画面自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耕耘”的寓意。早在民国年间(1935年3月),著名杂文家徐懋庸和散文家曹聚仁创立了《芒种》杂志,创刊号第一期的封面是一幅牛耕图,图中柳枝低垂,农夫赶牛犁田,即是取此立意。对于这本新期刊的定位,曹聚仁坦诚,“《芒种》能在这些高贵地方占点位置吗?拖着这样一双泥草鞋,敢于踏进那富丽明洁的客厅书斋吗?然而,也有人既没工夫坐在桌上打牌、睡在床上抽烟,也没这样雅兴坐在书斋里吟哦,又没机会背着书包上洋学堂念书。这样,《芒种》就准备塞在他们的袋里了,褶皱惹污都不要紧,反正不是什么仿宋精印的。”

《芒种》创刊号

徐懋庸更不讳言。按照他的说法,“至于‘芒种’这个名称……我们毕竟都是农民之子,农民的习性未除,所以,不问收获如何,在应该耕耘的季节,总是要耕耘的……动机如是之平凡,收获又未可逆料。这个小刊物,对于社会,当然不会有什么伟大的贡献,所以,它的本身也不会有什么光辉的前途。但我们不管这些,只想和我们的朋友们老老实实地做到哪里就哪里罢了!”后来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芒种》创刊两个月后,便传出销路欠佳的噩耗,至1935年10月5日,《芒种》出版第十三期后最终停刊,一共只存在了7个月的时间。在上世纪30年代种类繁多的杂志里,称得上是昙花一现。

祭饯花神

毋庸讳言,在传统农业社会,农忙是头等大事。在如此群体性的紧张劳作里,大概也很难产生什么休闲活动,虽然南朝崔灵恩在《三礼义宗》“仲夏之月”条里确实说过,“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但蹊跷的是,从南朝直到清代之前漫长时间里却未见文献记载“芒种”节气时存在此种风俗。从这个角度而言,“芒种”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不像“清明节”那样是一个正式的传统节日。

但话又要说回来,“芒种”这一节气出现在农历四月底或五月初,正是春去夏来的时节。此刻黄河流域大部分的春天开的花都要谢落了,硬要说这是花神退位也未必行不通。于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就煞有介事地创造出了一个在芒种节“祭饯花神”的风俗。

《红楼梦》

小说的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里写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下午1点到3点)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顾名思义,既是祭祀和饯行,本可以写得伤感一些。然而大观园中诸女儿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不愿意,也不会去想到这其中伤悲所在;却将其看作一个玩耍的节日,一个与花争艳的节日;曹雪芹随后写道,“(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这里所说的“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牦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为伞状。由此可见大观园在“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祭饯花神

在这表面上花枝招展而显得名不符实的饯花场景中,能够感悟到一股浓浓的悲意,真真正正是以祭饯的视角来看待百花谢位的大观园女儿只有林黛玉一人。所以《红楼梦》这一回的最后,在芒种节这天安排了堪称整部《红楼梦》中最精彩的一个情节“黛玉葬花”。林妹妹“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泪眼对落花,伤心地吟唱出了千古绝唱《葬花吟》:“尔今死去侬(“侬”作“我”解,与今日吴语用法不同)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落人亡两不知”一句仿佛预见了日后的悲剧命运,正如甲戌本脂批所云“埋香家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

黛玉葬花

移花接木

对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创造的芒种节祭饯花神风俗。一如庚辰本脂批所言“无论事之有无,看去有理”,甲戌本脂批也说“饯花辰不论典与不典,只取其韵致生趣耳”。古代文士摆出这样的淡定态度其实也很自然,因为早在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五中就说过:“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

虽然“不必问其有无”,艺术毕竟来自生活,曹雪芹笔下的“芒种”风俗也不是凭空杜撰。当代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在其《红楼风俗谭》中就明确指出,“曹雪芹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江南的花朝节、迎接花神的风俗,装点在大观园芒种节这一天。”

《红楼风俗谭》

这个“花朝节”,生活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苏州人顾禄在自己的《清嘉录》里有所记载,所谓“(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彩缯黏花枝上,谓之赏红。虎丘花神庙,击牲献乐以祝仙诞,谓之花朝。”所谓“赏红”实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观赏花卉,二是指女子剪彩花粘在树枝上。每当花朝,人们或是“争先出郊,谓之探春。画舫轻舟,梯比鳞集”。

不惟江南如此,清代帝都亦有此风俗。花朝节古时又叫“扑蝶会”,清末民初的《清稗类钞》亦有“孝钦后宫中之花朝”一条。二月十二这一天,慈禧太后要到颐和园“观剪彩”。时有太监预备黄红各绸,由宫眷剪之成条,条约阔二寸,长三尺。孝钦自取红黄各一,系于牡丹花,宫眷太监则取红者系各树,于是满园皆红绸飞扬,而宫眷亦盛服往来,五光十色,宛似穿花蝴蝶……”这与《红楼梦》里芒种节祭饯花神的描述,实在是相差无几。

当代的花朝节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玩这一手将迎接花神变为祭饯花神的移花接木戏法呢?这大概也是因为古人在花朝节迎接花神的同时,同样在感慨春光短促和以花自怜。譬如傅辰三在《感春》里写道,“恰恰春分二月半,分春妙手爱东君。但愁过却花朝后,一日春容减一分。”南朝的梁元帝萧绎的《春别应令诗》曰:“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柳永词中有“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郑光祖《南吕?梧桐树南》同样写道,“月夕花朝,容易伤怀抱。恹恹病转深,未否他知道。要得重生,除是他医疗。他行自有灵丹药。”从这些诗句里也不难看出,“花朝”这一节日本身也具有生命绽放盛开后遭受凋零命运的无奈与哀怨。

再联想到花朝节所在的“(农历)二月十二”在《红楼梦》中也有其深意——这天正是林黛玉的生日!

宝玉拜寿

如此一来,曹雪芹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法“发明”出一个与现实存在的“花朝节”对应的“芒种节”。而花朝节在小说的叙述中则成为一个藏而不露的符号。作者虽然没有把这个节日明确地交代出来,但它与林黛玉的生日联系在一起,巧妙暗示了林黛玉的命运——在“芒种节”的“祭饯花神”活动里,黛玉不仅是“葬花”,同样还是在“葬己”了。

1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文 | 若桃 · 主播 | 文倩

来源:亲宝宝育儿(ID:qbaobao6)

最近,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对“磨蹭”的偏见!

那天有事不得不早起,6:30叫醒儿子,没睡醒的他有点烦躁和赖皮。

想着7:00就必须从家里出发,我就催促他“快点穿衣”;

看他愣在洗漱台,催促“快点刷牙”;

看他有一口没一口地吃饭,催促“快点吃饭”。

催促次数越多,越觉得孩子是故意和我唱反调,做什么都不上心,磨磨蹭蹭只会耽误时间。

出门时,我很不友好地把袜子扔给他,加一句:“赶快穿。”

这时儿子坐在地上,怎么也穿不好,心急的我打开门,他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快不了!”

看着崩溃的儿子,我突然醒悟:一大早,就把自己的焦急间接转嫁给了孩子,快节奏、紧迫感早已破坏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他爆发了情绪以后,更加挫败地坐在地上,可怜兮兮地看着我。

慢一点也没关系,妈妈等你!

这句话,好像有魔力一般,他迅速地穿好了袜子。

一个作家说:“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教育就是慢艺术

教育,有时候就是慢艺术,做父母的不能急,也不能催。

只有父母淡定了,孩子才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生命轨迹去长大。

朋友小莉前段时间就很抓狂。

婆婆说要来她家住一个月,本以为常年不住一起,临时的一个月很容易过去。

婆婆天生急性子,还啰嗦。

第一天开始,就马不停蹄地催促她儿子。

吃饭时,说“快点吃”;送孩子上学时,说“快点走”;孩子在房间做作业,她也时不时跑进去,说“快点做”。

看见孩子上厕所,也会下意识地催一句:“快点上。”

刚开始她很委婉地和婆婆说:“妈,不着急,让孩子慢慢来。”

婆婆眼神一撇,特别嫌弃地对她说:“你不催着一点,他哪能长大?!”

几天后,孩子因为不适应,情绪波动很大,而且特爱慢吞吞的。

平常好好的行为,现在一下子就问题百出了。

不主动吃饭,不主动看书,不主动做作业。

眼看孩子不好好做,婆婆更加变本加厉地催。

她终于忍不住了,语气很不友好地顶撞了婆婆:“孩子就这年纪,你总是催催催,他也不能一下子长大啊!”

婆婆一赌气,就提前回了老家。

其实,按照她以前的养育方式,孩子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刷牙洗脸,看书写作业的。

父母放慢速度,不仅仅是让自己喘口气,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去感知生活,感受周围环境,认识世界和思考未来。

当然,孩子也并不会因为一时的磨蹭,成为不负责任又拖拉的人。

反倒是父母的包容、理解,会给他更多思考的空间,在每次尝试中学会自我处理、安排事情。

妈妈的催促歌

很早之前,听过一首《妈妈之歌》。

歌曲一出来,就在国外网站被疯狂播放。

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

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

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

起床,起床,快起来!

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

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

快起来!

然后记得叠被子!

会热吗?

会冷吗?

你穿那样出门吗?

你的书,你的便当,你的作业呢......

整首歌曲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

现实生活中,当孩子不按照父母要求的方式去行动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地催促孩子做同一件事。

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内疚不安,但催促的次数越多,孩子就会从内疚变成不耐烦,最后上升为反感、讨厌,甚至憎恨父母的这一行为。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效应,叫超限效应——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

此效应来源于作家马克·吐温。

话说有一次,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他决定多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准备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被反复催促的孩子,心理活动和马克·吐温当时一样,最后就是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总而言之,越是被父母催促,孩子的反抗心理愈发高涨。

孩子也会反思

心理学家说:只有给足孩子时间去体验,他们才能从实际生活中明白,自己是谁,要做些什么。

喜欢在屁股后面催促的父母,常常会担心:如果不催孩子,孩子会不会更加放飞自我,把该做的事情搞得一团糟?

当然,可能会,但不会一直都那样!

孩子也会讨厌麻烦和问题,如果知道是自己拖延导致的问题,自己也会反思和想办法,然后调整自己的内在状态。

倘若是一直按照父母的节奏,匆匆忙忙地做每件事,孩子永远也弄不明白什么事是自己的,什么事是别人的,一旦生活出现问题,他不会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而会怨恨催促者。

就算赶时间,只需要提醒孩子注意,也不一定要催促孩子,可以这样做:

脆弱式表达,将“你快一点”变成“我希望......”

“你快一点吃饭,马上校车就要来了。”

变成“妈妈希望你十分钟以后可以吃完饭,然后我们有三分钟的时间下楼,这样就来得及坐校车。”

在家庭教育当中,脆弱式表达,会让孩子更了解父母的心意和需求,能引发孩子自觉的合作。

用强迫式或者紧迫式地表达,则会让孩子产生内疚感,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引发孩子消极抵抗、做事被动。

“如果你晚上八点半完成作业,你就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做自己爱做的事,如果是八点完成作业,你就有一个小时可以自由支配。如果你是九点完成作业,就没有自由安排的时间了。你会难过,妈妈也会惋惜。”

告诉孩子行动快慢的后果,这种提醒最好能够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别指望催促孩子,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孩子不能在有情绪的状态下去理解父母的情绪。

父母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是愿意体谅父母需求的。

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件小事。

她儿子球球,6岁的小男孩,那天站在门口不愿意穿鞋。

她主动要求帮忙,球球还是不穿,反复了三次之后,她气得狠狠地把鞋子扔到地上。

球球看到妈妈扔了鞋子,被吓愣了。

平静了一下,她对儿子说:“球球,妈妈现在要送你上校车后,才能去工作。今天有很重要的会议,不可以迟到。可是,你这样,妈妈上班就真的要迟到了。”

“在我心里,你上学也很重要!但是你不穿鞋,我们就不能出门,妈妈现在特别生气,很想打你屁屁,可又舍不得,所以,我只能把你的鞋扔了。”

球球听到她说,他很重要的时候,表情慢慢地放松了下来。

听妈妈说完,完全明白了妈妈的处境,然后就乖乖地穿上鞋了。

父母陪伴其实就是等孩子慢慢成长,帮助孩子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

他既能发现自己,也能从这些自我安排中了解他人,最终形成自我与世界的认知。

真正毁掉孩子的不是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小十点

即可免费收听儿童故事

-音乐&图片-

背景音乐 | 许飞《慢慢的我》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作者-

若桃,来源:亲宝宝育儿(ID:qbaobao6),分享最新鲜的权威育儿知识、婚姻家庭感悟,科学育儿路上,陪千万父母一起成长。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文倩,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老师,普通话测试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微信公众号:今晚九点半FM(ID:jinwanjiudianban),元宝妈妈讲故事(ID:ybmmjgs)。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十点君↓↓↓

文章TAG:桃李芳园艺术幼儿园北京一级一类幼儿园李芳园艺术幼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