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知识 > 高铁站站台如何看车号,高铁1843停靠徐州站几号站台求解

高铁站站台如何看车号,高铁1843停靠徐州站几号站台求解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5 08:39:30 编辑:生活常识 手机版

1,高铁1843停靠徐州站几号站台求解

正常情况下车票右上角会有具体检票口显示的,每个检票口都有对应站台的,还有进入候车大厅后看电子大屏幕,上面也会显示具体车次的检票口,有些也显示上车站台的,看了就明白

高铁1843停靠徐州站几号站台求解

2,在高铁站的站台上如何找到和自己的车票对应的车号

有指示牌的,不懂就问列车员

在高铁站的站台上如何找到和自己的车票对应的车号

3,如何辨别火车站和高铁站

随着各种新建的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加入到客运铁路网,一大堆的相关的新名词开始出现,其中听的最多的就是“高铁”“高铁站”,由于新事物方兴未艾不为大部分所了解,铁路部门也缺乏科普意识,这些新名词的传播造成比较严重的误解,如“高铁”被指代G字头动车等,而其中“高铁站”一词也颇有迷惑性,其常常被用于指代新建的客运专线中间站,甚至是快速铁路中间站,更有甚者用于指代停靠有G字头列车的车站。“高铁站”的迷惑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铁”指代G字头动车组这一语言陋习以及新建的客运专线选线常常独立于既有线而造成其常常在新址建新站的现象,在绝大多数的中间站和相当一部分的枢纽站存在既有线与客专线相互独立办客的现象,两者的车站常常差了十几条街,站名也长的不一样,比如经常坐车的人就知道“泰山站”“德州站”是既有线车站,“泰安站”“德州东站”是京沪高铁上设的中间站,所以在新建客专和既有线基本独立运营的非枢纽城市常常用“高铁站”“火车站”指代新建客专车站与既有线车站。这种区分在非枢纽地区的中间站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常常出在枢纽地区,所以微博上有各种跑错站的哀鸣,如上海、杭州,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新老站同时与既有线和高铁接驳的现象,导致两个站都有来自既有线的各级普通客车或动车组或来自高铁的各级动车组,可见新建的客专车站和老火车站有时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中国火车站并不是只有高铁站和普铁站,同时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综合站。“综合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灵感来于上海虹桥站的综合场(与沪昆线虹七联络线和沪宁城际虹安联络线对接)。那么对于这三类车站如何定义?以下是我结合对全国各色各样的铁路客站的了解所写的,仅代表个人理解,欢迎大家提意见。首先说说高铁站,顾名思义,“高铁站”即是高铁上的车站,以350km/h高速铁路上的中间站为代表,个人认为高铁站至少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与设计时速250km/h以上客运专线直接相连。(2)有独立的高速场,不受既有线调度干扰,350标准的高速场站台长度一般只能容纳16节的长编或8+8重联动车组,不接受超长编组的机辆模式的普通客车(DF11/HXD+25G/K/T),250标准兼容普客。(3)设计标准较高,通常具有供不停靠列车全速跨越的正线,站前采用限速80km/h以上的道岔。这三点是全国绝大多数客运专线中间站或枢纽站具有的特征,可以视作“高铁站”的共性。本人曾经对宁波站的地位产生过怀疑,因为宁波站不仅接发来自杭甬客运专线的动车组,也接发来自既有萧甬线的普通客车(既有萧甬线在庄桥站并入杭甬客运专线),但是后来实地考察了宁波站之后,本来决定仍然将其归入“高铁站”之类,原因如下:(1)由于庄桥站既有萧甬线是侧向并入杭甬客运专线,杭甬客运专线在庄桥站至宁波站始终是直向,因此可以解释为既有萧甬线正线在庄桥站结束,杭甬客专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其列车实际是借道杭甬客专进入宁波站。杭甬客运专线庄桥站至宁波站区段,该段为既有萧甬线改造,但改造后杭甬客运专线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仍然应算为杭甬客专的一段。(2)有独立的高速场。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从站场布局来看这种兼容是非常有限的,其总体上仍然是高速场的标准。宁波站站场卫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宁波站只有两座站台是兼容普客的长站台,其他站台均为长度只能容纳动车组的短站台,总体仍然是按高速场标准设计。在宁波站前抓拍到的和谐电力机车。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由于站台长度问题,机辆普通客车只能停靠12、13站台,12A、13A是宁波站唯一的普客检票口。沿楼梯走到站台层时拍的照片,可以看到12,13站台停靠的普通客车。(3)设计标准较高,站前道岔采用的是限速80km/h的高速场通用道岔。所以大体上仍然可以将宁波站看做高铁站。按照以上标准,绝大多数高铁中间站和纯高铁枢纽站均满足这些要求,某些车站因为成本或设计问题将普速线和高速线接在同一座车站,但是两线之站场常常独立设立互不干扰,这时的高速场也可以看作一个单独的高铁站。普铁站非常简单,只与低标准既有线对接,站台采用容纳普客列车的长站台,部分甚至采用容纳货列的更长的低站台,站前道岔也常常限速45km/h甚至更低。介于纯高铁站(仅有高速场且设备不兼容普客车)与纯普铁站(仅有普速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客站,个人曰“综合站”,这种客站同时接入既有线、客专/快速线,而论其配线布置又可分两种。(1)既有线、快速/客专线分场布置北京南站西咽喉,普速场的普通车与高速场的动车组同时进出各自站场而互不影响。北京南站这种形式在全国铁路普遍采用,相当多的枢纽城市的客站均采用此种方案对既有站进行改造或新建客站以引入高铁。在高铁枢纽中比较有名的北京南站、杭州东站均是如此,北京南站原本只是京沪线上的接发短途车的过路小站,后来被改造成京沪高铁、京津城际始发站,但是这几条线均是独立设场,原来的京沪线仍然保留穿过并在北京南站独立设场,只是大部分京沪线列车只是从正线路过直接去北京站不停靠罢了。杭州东站同理,现在接入沪昆高速线、杭甬高速线的同时,同样接入沪昆线,辟普速场因此现在也是沪昆线过路列车的必停站。(2)既有线、快速/客专线方向别/并列混场布置,以上海站、合肥站、柳州站为例。这些车站在引入既有线/客专线会对其进行方向别疏解,也就是使两条线路的上下行分别并行引入车站以减少互切正线的问题,如上海站引入沪宁城际与京沪线之前在南翔提前让京沪线上下行分开外包沪宁城际正线,合肥站引入淮南线、合蚌客专、合武绕行线时同样以合蚌客专在中间其他两线外包的形式引入。另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车站,通过既有线与客专的联络线接纳了来自客专的动车组,如徐州站、大连站、南昌站、郑州站、杭州站等。这些车站在配线与设施意义上并非高铁站,仍是普铁站,仅能说明其与客专的进路畅通罢了。最后做一个总结:(1)高铁≠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而是(2)250公里、350公里动车组除电机功率、信号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设备结构上无本质差异,均是1435mm标准轮距,两种动车组均可在C2/C3畅通的200~350公里铁路上行驶,并非人们普遍想的那样,3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300~3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高铁线”),2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160~2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动车线”),既有“动车”跑“高铁线”,也有“高铁”跑“动车线”的,甚至部分装了C0的“动车线”有Z/T/K字头等机辆普通客车开行,因此一段铁路上同时凑齐了K/T/Z/D/G五种旅客列车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部分“普铁站”停了“高铁”,“高铁站”停了“动车”和普客都是有可能的。(3)我国各城市新建高铁站是出于重新选线、扩大旅客运输能力与避免切割城市格局的综合考虑,高铁与既有铁路并非完全割裂的两种系统,所谓“高铁站”“火车站”都是铁路总公司统一管辖的国铁客站,350公里铁路上的客站不停普通车是因为铁路基础设备不兼容、时速过低干扰排图等综合因素,存在200~250铁路停靠所有等级旅客列车,如霸徐线上的白沟、白洋淀等站。(4)枢纽地段普遍存在高铁、既有铁路接于同一座车站的情况,为减少互相干扰,此类车站大多数划分明确站场区域以减少新建客专、既有铁路相互干扰的问题,少数为方向别接入共用站场,也存在一些客运专线动车组通过与既有线的联络线进入既有站的情况。(5)现我国运营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铁路只运营动车组列车,运营时速160公里以下的既有线以运营货列与普通客运列车为主,夹带少量动车组。新建200km/h客货共线快速铁路情况较为复杂,本身时速低不足以接入高铁客运网,却在客运动车化趋势与缺线运力不足的双重因素下被强行“货代客”,同时接纳来自客专和既有线的各种旅客列车(总体以客专动车组为主),成为大杂烩,如霸徐线、衡柳线、渝贵线、兰渝线等,这种铁路目前定位较为模糊,地位介于新建客专与既有线之间,这种线路的“货代客”窘境要持续到平行客专修成才能摆脱。
随着各种新建的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加入到客运铁路网,一大堆的相关的新名词开始出现,其中听的最多的就是“高铁”“高铁站”,由于新事物方兴未艾不为大部分所了解,铁路部门也缺乏科普意识,这些新名词的传播造成比较严重的误解,如“高铁”被指代G字头动车等,而其中“高铁站”一词也颇有迷惑性,其常常被用于指代新建的客运专线中间站,甚至是快速铁路中间站,更有甚者用于指代停靠有G字头列车的车站。“高铁站”的迷惑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铁”指代G字头动车组这一语言陋习以及新建的客运专线选线常常独立于既有线而造成其常常在新址建新站的现象,在绝大多数的中间站和相当一部分的枢纽站存在既有线与客专线相互独立办客的现象,两者的车站常常差了十几条街,站名也长的不一样,比如经常坐车的人就知道“泰山站”“德州站”是既有线车站,“泰安站”“德州东站”是京沪高铁上设的中间站,所以在新建客专和既有线基本独立运营的非枢纽城市常常用“高铁站”“火车站”指代新建客专车站与既有线车站。这种区分在非枢纽地区的中间站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常常出在枢纽地区,所以微博上有各种跑错站的哀鸣,如上海、杭州,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新老站同时与既有线和高铁接驳的现象,导致两个站都有来自既有线的各级普通客车或动车组或来自高铁的各级动车组,可见新建的客专车站和老火车站有时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中国火车站并不是只有高铁站和普铁站,同时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综合站。“综合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灵感来于上海虹桥站的综合场(与沪昆线虹七联络线和沪宁城际虹安联络线对接)。那么对于这三类车站如何定义?以下是我结合对全国各色各样的铁路客站的了解所写的,仅代表个人理解,欢迎大家提意见。首先说说高铁站,顾名思义,“高铁站”即是高铁上的车站,以350km/h高速铁路上的中间站为代表,个人认为高铁站至少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与设计时速250km/h以上客运专线直接相连。(2)有独立的高速场,不受既有线调度干扰,350标准的高速场站台长度一般只能容纳16节的长编或8+8重联动车组,不接受超长编组的机辆模式的普通客车(DF11/HXD+25G/K/T),250标准兼容普客。(3)设计标准较高,通常具有供不停靠列车全速跨越的正线,站前采用限速80km/h以上的道岔。这三点是全国绝大多数客运专线中间站或枢纽站具有的特征,可以视作“高铁站”的共性。本人曾经对宁波站的地位产生过怀疑,因为宁波站不仅接发来自杭甬客运专线的动车组,也接发来自既有萧甬线的普通客车(既有萧甬线在庄桥站并入杭甬客运专线),但是后来实地考察了宁波站之后,本来决定仍然将其归入“高铁站”之类,原因如下:(1)由于庄桥站既有萧甬线是侧向并入杭甬客运专线,杭甬客运专线在庄桥站至宁波站始终是直向,因此可以解释为既有萧甬线正线在庄桥站结束,杭甬客专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其列车实际是借道杭甬客专进入宁波站。杭甬客运专线庄桥站至宁波站区段,该段为既有萧甬线改造,但改造后杭甬客运专线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仍然应算为杭甬客专的一段。(2)有独立的高速场。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从站场布局来看这种兼容是非常有限的,其总体上仍然是高速场的标准。宁波站站场卫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宁波站只有两座站台是兼容普客的长站台,其他站台均为长度只能容纳动车组的短站台,总体仍然是按高速场标准设计。在宁波站前抓拍到的和谐电力机车。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由于站台长度问题,机辆普通客车只能停靠12、13站台,12A、13A是宁波站唯一的普客检票口。沿楼梯走到站台层时拍的照片,可以看到12,13站台停靠的普通客车。(3)设计标准较高,站前道岔采用的是限速80km/h的高速场通用道岔。所以大体上仍然可以将宁波站看做高铁站。按照以上标准,绝大多数高铁中间站和纯高铁枢纽站均满足这些要求,某些车站因为成本或设计问题将普速线和高速线接在同一座车站,但是两线之站场常常独立设立互不干扰,这时的高速场也可以看作一个单独的高铁站。普铁站非常简单,只与低标准既有线对接,站台采用容纳普客列车的长站台,部分甚至采用容纳货列的更长的低站台,站前道岔也常常限速45km/h甚至更低。介于纯高铁站(仅有高速场且设备不兼容普客车)与纯普铁站(仅有普速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客站,个人曰“综合站”,这种客站同时接入既有线、客专/快速线,而论其配线布置又可分两种。(1)既有线、快速/客专线分场布置北京南站西咽喉,普速场的普通车与高速场的动车组同时进出各自站场而互不影响。北京南站这种形式在全国铁路普遍采用,相当多的枢纽城市的客站均采用此种方案对既有站进行改造或新建客站以引入高铁。在高铁枢纽中比较有名的北京南站、杭州东站均是如此,北京南站原本只是京沪线上的接发短途车的过路小站,后来被改造成京沪高铁、京津城际始发站,但是这几条线均是独立设场,原来的京沪线仍然保留穿过并在北京南站独立设场,只是大部分京沪线列车只是从正线路过直接去北京站不停靠罢了。杭州东站同理,现在接入沪昆高速线、杭甬高速线的同时,同样接入沪昆线,辟普速场因此现在也是沪昆线过路列车的必停站。(2)既有线、快速/客专线方向别/并列混场布置,以上海站、合肥站、柳州站为例。这些车站在引入既有线/客专线会对其进行方向别疏解,也就是使两条线路的上下行分别并行引入车站以减少互切正线的问题,如上海站引入沪宁城际与京沪线之前在南翔提前让京沪线上下行分开外包沪宁城际正线,合肥站引入淮南线、合蚌客专、合武绕行线时同样以合蚌客专在中间其他两线外包的形式引入。另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车站,通过既有线与客专的联络线接纳了来自客专的动车组,如徐州站、大连站、南昌站、郑州站、杭州站等。这些车站在配线与设施意义上并非高铁站,仍是普铁站,仅能说明其与客专的进路畅通罢了。最后做一个总结:(1)高铁≠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而是(2)250公里、350公里动车组除电机功率、信号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设备结构上无本质差异,均是1435mm标准轮距,两种动车组均可在C2/C3畅通的200~350公里铁路上行驶,并非人们普遍想的那样,3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300~3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高铁线”),2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160~2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动车线”),既有“动车”跑“高铁线”,也有“高铁”跑“动车线”的,甚至部分装了C0的“动车线”有Z/T/K字头等机辆普通客车开行,因此一段铁路上同时凑齐了K/T/Z/D/G五种旅客列车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部分“普铁站”停了“高铁”,“高铁站”停了“动车”和普客都是有可能的。(3)我国各城市新建高铁站是出于重新选线、扩大旅客运输能力与避免切割城市格局的综合考虑,高铁与既有铁路并非完全割裂的两种系统,所谓“高铁站”“火车站”都是铁路总公司统一管辖的国铁客站,350公里铁路上的客站不停普通车是因为铁路基础设备不兼容、时速过低干扰排图等综合因素,存在200~250铁路停靠所有等级旅客列车,如霸徐线上的白沟、白洋淀等站。(4)枢纽地段普遍存在高铁、既有铁路接于同一座车站的情况,为减少互相干扰,此类车站大多数划分明确站场区域以减少新建客专、既有铁路相互干扰的问题,少数为方向别接入共用站场,也存在一些客运专线动车组通过与既有线的联络线进入既有站的情况。(5)现我国运营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铁路只运营动车组列车,运营时速160公里以下的既有线以运营货列与普通客运列车为主,夹带少量动车组。新建200km/h客货共线快速铁路情况较为复杂,本身时速低不足以接入高铁客运网,却在客运动车化趋势与缺线运力不足的双重因素下被强行“货代客”,同时接纳来自客专和既有线的各种旅客列车(总体以客专动车组为主),成为大杂烩,如霸徐线、衡柳线、渝贵线、兰渝线等,这种铁路目前定位较为模糊,地位介于新建客专与既有线之间,这种线路的“货代客”窘境要持续到平行客专修成才能摆脱。
随着各种新建的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加入到客运铁路网,一大堆的相关的新名词开始出现,其中听的最多的就是“高铁”“高铁站”,由于新事物方兴未艾不为大部分所了解,铁路部门也缺乏科普意识,这些新名词的传播造成比较严重的误解,如“高铁”被指代G字头动车等,而其中“高铁站”一词也颇有迷惑性,其常常被用于指代新建的客运专线中间站,甚至是快速铁路中间站,更有甚者用于指代停靠有G字头列车的车站。“高铁站”的迷惑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铁”指代G字头动车组这一语言陋习以及新建的客运专线选线常常独立于既有线而造成其常常在新址建新站的现象,在绝大多数的中间站和相当一部分的枢纽站存在既有线与客专线相互独立办客的现象,两者的车站常常差了十几条街,站名也长的不一样,比如经常坐车的人就知道“泰山站”“德州站”是既有线车站,“泰安站”“德州东站”是京沪高铁上设的中间站,所以在新建客专和既有线基本独立运营的非枢纽城市常常用“高铁站”“火车站”指代新建客专车站与既有线车站。这种区分在非枢纽地区的中间站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常常出在枢纽地区,所以微博上有各种跑错站的哀鸣,如上海、杭州,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新老站同时与既有线和高铁接驳的现象,导致两个站都有来自既有线的各级普通客车或动车组或来自高铁的各级动车组,可见新建的客专车站和老火车站有时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中国火车站并不是只有高铁站和普铁站,同时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综合站。“综合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灵感来于上海虹桥站的综合场(与沪昆线虹七联络线和沪宁城际虹安联络线对接)。那么对于这三类车站如何定义?以下是我结合对全国各色各样的铁路客站的了解所写的,仅代表个人理解,欢迎大家提意见。首先说说高铁站,顾名思义,“高铁站”即是高铁上的车站,以350km/h高速铁路上的中间站为代表,个人认为高铁站至少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与设计时速250km/h以上客运专线直接相连。(2)有独立的高速场,不受既有线调度干扰,350标准的高速场站台长度一般只能容纳16节的长编或8+8重联动车组,不接受超长编组的机辆模式的普通客车(DF11/HXD+25G/K/T),250标准兼容普客。(3)设计标准较高,通常具有供不停靠列车全速跨越的正线,站前采用限速80km/h以上的道岔。这三点是全国绝大多数客运专线中间站或枢纽站具有的特征,可以视作“高铁站”的共性。本人曾经对宁波站的地位产生过怀疑,因为宁波站不仅接发来自杭甬客运专线的动车组,也接发来自既有萧甬线的普通客车(既有萧甬线在庄桥站并入杭甬客运专线),但是后来实地考察了宁波站之后,本来决定仍然将其归入“高铁站”之类,原因如下:(1)由于庄桥站既有萧甬线是侧向并入杭甬客运专线,杭甬客运专线在庄桥站至宁波站始终是直向,因此可以解释为既有萧甬线正线在庄桥站结束,杭甬客专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其列车实际是借道杭甬客专进入宁波站。杭甬客运专线庄桥站至宁波站区段,该段为既有萧甬线改造,但改造后杭甬客运专线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仍然应算为杭甬客专的一段。(2)有独立的高速场。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从站场布局来看这种兼容是非常有限的,其总体上仍然是高速场的标准。宁波站站场卫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宁波站只有两座站台是兼容普客的长站台,其他站台均为长度只能容纳动车组的短站台,总体仍然是按高速场标准设计。在宁波站前抓拍到的和谐电力机车。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由于站台长度问题,机辆普通客车只能停靠12、13站台,12A、13A是宁波站唯一的普客检票口。沿楼梯走到站台层时拍的照片,可以看到12,13站台停靠的普通客车。(3)设计标准较高,站前道岔采用的是限速80km/h的高速场通用道岔。所以大体上仍然可以将宁波站看做高铁站。按照以上标准,绝大多数高铁中间站和纯高铁枢纽站均满足这些要求,某些车站因为成本或设计问题将普速线和高速线接在同一座车站,但是两线之站场常常独立设立互不干扰,这时的高速场也可以看作一个单独的高铁站。普铁站非常简单,只与低标准既有线对接,站台采用容纳普客列车的长站台,部分甚至采用容纳货列的更长的低站台,站前道岔也常常限速45km/h甚至更低。介于纯高铁站(仅有高速场且设备不兼容普客车)与纯普铁站(仅有普速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客站,个人曰“综合站”,这种客站同时接入既有线、客专/快速线,而论其配线布置又可分两种。(1)既有线、快速/客专线分场布置北京南站西咽喉,普速场的普通车与高速场的动车组同时进出各自站场而互不影响。北京南站这种形式在全国铁路普遍采用,相当多的枢纽城市的客站均采用此种方案对既有站进行改造或新建客站以引入高铁。在高铁枢纽中比较有名的北京南站、杭州东站均是如此,北京南站原本只是京沪线上的接发短途车的过路小站,后来被改造成京沪高铁、京津城际始发站,但是这几条线均是独立设场,原来的京沪线仍然保留穿过并在北京南站独立设场,只是大部分京沪线列车只是从正线路过直接去北京站不停靠罢了。杭州东站同理,现在接入沪昆高速线、杭甬高速线的同时,同样接入沪昆线,辟普速场因此现在也是沪昆线过路列车的必停站。(2)既有线、快速/客专线方向别/并列混场布置,以上海站、合肥站、柳州站为例。这些车站在引入既有线/客专线会对其进行方向别疏解,也就是使两条线路的上下行分别并行引入车站以减少互切正线的问题,如上海站引入沪宁城际与京沪线之前在南翔提前让京沪线上下行分开外包沪宁城际正线,合肥站引入淮南线、合蚌客专、合武绕行线时同样以合蚌客专在中间其他两线外包的形式引入。另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车站,通过既有线与客专的联络线接纳了来自客专的动车组,如徐州站、大连站、南昌站、郑州站、杭州站等。这些车站在配线与设施意义上并非高铁站,仍是普铁站,仅能说明其与客专的进路畅通罢了。最后做一个总结:(1)高铁≠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而是(2)250公里、350公里动车组除电机功率、信号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设备结构上无本质差异,均是1435mm标准轮距,两种动车组均可在C2/C3畅通的200~350公里铁路上行驶,并非人们普遍想的那样,3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300~3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高铁线”),2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160~2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动车线”),既有“动车”跑“高铁线”,也有“高铁”跑“动车线”的,甚至部分装了C0的“动车线”有Z/T/K字头等机辆普通客车开行,因此一段铁路上同时凑齐了K/T/Z/D/G五种旅客列车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部分“普铁站”停了“高铁”,“高铁站”停了“动车”和普客都是有可能的。(3)我国各城市新建高铁站是出于重新选线、扩大旅客运输能力与避免切割城市格局的综合考虑,高铁与既有铁路并非完全割裂的两种系统,所谓“高铁站”“火车站”都是铁路总公司统一管辖的国铁客站,350公里铁路上的客站不停普通车是因为铁路基础设备不兼容、时速过低干扰排图等综合因素,存在200~250铁路停靠所有等级旅客列车,如霸徐线上的白沟、白洋淀等站。(4)枢纽地段普遍存在高铁、既有铁路接于同一座车站的情况,为减少互相干扰,此类车站大多数划分明确站场区域以减少新建客专、既有铁路相互干扰的问题,少数为方向别接入共用站场,也存在一些客运专线动车组通过与既有线的联络线进入既有站的情况。(5)现我国运营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铁路只运营动车组列车,运营时速160公里以下的既有线以运营货列与普通客运列车为主,夹带少量动车组。新建200km/h客货共线快速铁路情况较为复杂,本身时速低不足以接入高铁客运网,却在客运动车化趋势与缺线运力不足的双重因素下被强行“货代客”,同时接纳来自客专和既有线的各种旅客列车(总体以客专动车组为主),成为大杂烩,如霸徐线、衡柳线、渝贵线、兰渝线等,这种铁路目前定位较为模糊,地位介于新建客专与既有线之间,这种线路的“货代客”窘境要持续到平行客专修成才能摆脱。
随着各种新建的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加入到客运铁路网,一大堆的相关的新名词开始出现,其中听的最多的就是“高铁”“高铁站”,由于新事物方兴未艾不为大部分所了解,铁路部门也缺乏科普意识,这些新名词的传播造成比较严重的误解,如“高铁”被指代G字头动车等,而其中“高铁站”一词也颇有迷惑性,其常常被用于指代新建的客运专线中间站,甚至是快速铁路中间站,更有甚者用于指代停靠有G字头列车的车站。“高铁站”的迷惑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铁”指代G字头动车组这一语言陋习以及新建的客运专线选线常常独立于既有线而造成其常常在新址建新站的现象,在绝大多数的中间站和相当一部分的枢纽站存在既有线与客专线相互独立办客的现象,两者的车站常常差了十几条街,站名也长的不一样,比如经常坐车的人就知道“泰山站”“德州站”是既有线车站,“泰安站”“德州东站”是京沪高铁上设的中间站,所以在新建客专和既有线基本独立运营的非枢纽城市常常用“高铁站”“火车站”指代新建客专车站与既有线车站。这种区分在非枢纽地区的中间站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常常出在枢纽地区,所以微博上有各种跑错站的哀鸣,如上海、杭州,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新老站同时与既有线和高铁接驳的现象,导致两个站都有来自既有线的各级普通客车或动车组或来自高铁的各级动车组,可见新建的客专车站和老火车站有时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中国火车站并不是只有高铁站和普铁站,同时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综合站。“综合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灵感来于上海虹桥站的综合场(与沪昆线虹七联络线和沪宁城际虹安联络线对接)。那么对于这三类车站如何定义?以下是我结合对全国各色各样的铁路客站的了解所写的,仅代表个人理解,欢迎大家提意见。首先说说高铁站,顾名思义,“高铁站”即是高铁上的车站,以350km/h高速铁路上的中间站为代表,个人认为高铁站至少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与设计时速250km/h以上客运专线直接相连。(2)有独立的高速场,不受既有线调度干扰,350标准的高速场站台长度一般只能容纳16节的长编或8+8重联动车组,不接受超长编组的机辆模式的普通客车(DF11/HXD+25G/K/T),250标准兼容普客。(3)设计标准较高,通常具有供不停靠列车全速跨越的正线,站前采用限速80km/h以上的道岔。这三点是全国绝大多数客运专线中间站或枢纽站具有的特征,可以视作“高铁站”的共性。本人曾经对宁波站的地位产生过怀疑,因为宁波站不仅接发来自杭甬客运专线的动车组,也接发来自既有萧甬线的普通客车(既有萧甬线在庄桥站并入杭甬客运专线),但是后来实地考察了宁波站之后,本来决定仍然将其归入“高铁站”之类,原因如下:(1)由于庄桥站既有萧甬线是侧向并入杭甬客运专线,杭甬客运专线在庄桥站至宁波站始终是直向,因此可以解释为既有萧甬线正线在庄桥站结束,杭甬客专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其列车实际是借道杭甬客专进入宁波站。杭甬客运专线庄桥站至宁波站区段,该段为既有萧甬线改造,但改造后杭甬客运专线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仍然应算为杭甬客专的一段。(2)有独立的高速场。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从站场布局来看这种兼容是非常有限的,其总体上仍然是高速场的标准。宁波站站场卫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宁波站只有两座站台是兼容普客的长站台,其他站台均为长度只能容纳动车组的短站台,总体仍然是按高速场标准设计。在宁波站前抓拍到的和谐电力机车。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由于站台长度问题,机辆普通客车只能停靠12、13站台,12A、13A是宁波站唯一的普客检票口。沿楼梯走到站台层时拍的照片,可以看到12,13站台停靠的普通客车。(3)设计标准较高,站前道岔采用的是限速80km/h的高速场通用道岔。所以大体上仍然可以将宁波站看做高铁站。按照以上标准,绝大多数高铁中间站和纯高铁枢纽站均满足这些要求,某些车站因为成本或设计问题将普速线和高速线接在同一座车站,但是两线之站场常常独立设立互不干扰,这时的高速场也可以看作一个单独的高铁站。普铁站非常简单,只与低标准既有线对接,站台采用容纳普客列车的长站台,部分甚至采用容纳货列的更长的低站台,站前道岔也常常限速45km/h甚至更低。介于纯高铁站(仅有高速场且设备不兼容普客车)与纯普铁站(仅有普速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客站,个人曰“综合站”,这种客站同时接入既有线、客专/快速线,而论其配线布置又可分两种。(1)既有线、快速/客专线分场布置北京南站西咽喉,普速场的普通车与高速场的动车组同时进出各自站场而互不影响。北京南站这种形式在全国铁路普遍采用,相当多的枢纽城市的客站均采用此种方案对既有站进行改造或新建客站以引入高铁。在高铁枢纽中比较有名的北京南站、杭州东站均是如此,北京南站原本只是京沪线上的接发短途车的过路小站,后来被改造成京沪高铁、京津城际始发站,但是这几条线均是独立设场,原来的京沪线仍然保留穿过并在北京南站独立设场,只是大部分京沪线列车只是从正线路过直接去北京站不停靠罢了。杭州东站同理,现在接入沪昆高速线、杭甬高速线的同时,同样接入沪昆线,辟普速场因此现在也是沪昆线过路列车的必停站。(2)既有线、快速/客专线方向别/并列混场布置,以上海站、合肥站、柳州站为例。这些车站在引入既有线/客专线会对其进行方向别疏解,也就是使两条线路的上下行分别并行引入车站以减少互切正线的问题,如上海站引入沪宁城际与京沪线之前在南翔提前让京沪线上下行分开外包沪宁城际正线,合肥站引入淮南线、合蚌客专、合武绕行线时同样以合蚌客专在中间其他两线外包的形式引入。另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车站,通过既有线与客专的联络线接纳了来自客专的动车组,如徐州站、大连站、南昌站、郑州站、杭州站等。这些车站在配线与设施意义上并非高铁站,仍是普铁站,仅能说明其与客专的进路畅通罢了。最后做一个总结:(1)高铁≠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而是(2)250公里、350公里动车组除电机功率、信号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设备结构上无本质差异,均是1435mm标准轮距,两种动车组均可在C2/C3畅通的200~350公里铁路上行驶,并非人们普遍想的那样,3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300~3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高铁线”),2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160~2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动车线”),既有“动车”跑“高铁线”,也有“高铁”跑“动车线”的,甚至部分装了C0的“动车线”有Z/T/K字头等机辆普通客车开行,因此一段铁路上同时凑齐了K/T/Z/D/G五种旅客列车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部分“普铁站”停了“高铁”,“高铁站”停了“动车”和普客都是有可能的。(3)我国各城市新建高铁站是出于重新选线、扩大旅客运输能力与避免切割城市格局的综合考虑,高铁与既有铁路并非完全割裂的两种系统,所谓“高铁站”“火车站”都是铁路总公司统一管辖的国铁客站,350公里铁路上的客站不停普通车是因为铁路基础设备不兼容、时速过低干扰排图等综合因素,存在200~250铁路停靠所有等级旅客列车,如霸徐线上的白沟、白洋淀等站。(4)枢纽地段普遍存在高铁、既有铁路接于同一座车站的情况,为减少互相干扰,此类车站大多数划分明确站场区域以减少新建客专、既有铁路相互干扰的问题,少数为方向别接入共用站场,也存在一些客运专线动车组通过与既有线的联络线进入既有站的情况。(5)现我国运营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铁路只运营动车组列车,运营时速160公里以下的既有线以运营货列与普通客运列车为主,夹带少量动车组。新建200km/h客货共线快速铁路情况较为复杂,本身时速低不足以接入高铁客运网,却在客运动车化趋势与缺线运力不足的双重因素下被强行“货代客”,同时接纳来自客专和既有线的各种旅客列车(总体以客专动车组为主),成为大杂烩,如霸徐线、衡柳线、渝贵线、兰渝线等,这种铁路目前定位较为模糊,地位介于新建客专与既有线之间,这种线路的“货代客”窘境要持续到平行客专修成才能摆脱。
随着各种新建的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加入到客运铁路网,一大堆的相关的新名词开始出现,其中听的最多的就是“高铁”“高铁站”,由于新事物方兴未艾不为大部分所了解,铁路部门也缺乏科普意识,这些新名词的传播造成比较严重的误解,如“高铁”被指代G字头动车等,而其中“高铁站”一词也颇有迷惑性,其常常被用于指代新建的客运专线中间站,甚至是快速铁路中间站,更有甚者用于指代停靠有G字头列车的车站。“高铁站”的迷惑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铁”指代G字头动车组这一语言陋习以及新建的客运专线选线常常独立于既有线而造成其常常在新址建新站的现象,在绝大多数的中间站和相当一部分的枢纽站存在既有线与客专线相互独立办客的现象,两者的车站常常差了十几条街,站名也长的不一样,比如经常坐车的人就知道“泰山站”“德州站”是既有线车站,“泰安站”“德州东站”是京沪高铁上设的中间站,所以在新建客专和既有线基本独立运营的非枢纽城市常常用“高铁站”“火车站”指代新建客专车站与既有线车站。这种区分在非枢纽地区的中间站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常常出在枢纽地区,所以微博上有各种跑错站的哀鸣,如上海、杭州,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新老站同时与既有线和高铁接驳的现象,导致两个站都有来自既有线的各级普通客车或动车组或来自高铁的各级动车组,可见新建的客专车站和老火车站有时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中国火车站并不是只有高铁站和普铁站,同时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综合站。“综合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灵感来于上海虹桥站的综合场(与沪昆线虹七联络线和沪宁城际虹安联络线对接)。那么对于这三类车站如何定义?以下是我结合对全国各色各样的铁路客站的了解所写的,仅代表个人理解,欢迎大家提意见。首先说说高铁站,顾名思义,“高铁站”即是高铁上的车站,以350km/h高速铁路上的中间站为代表,个人认为高铁站至少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与设计时速250km/h以上客运专线直接相连。(2)有独立的高速场,不受既有线调度干扰,350标准的高速场站台长度一般只能容纳16节的长编或8+8重联动车组,不接受超长编组的机辆模式的普通客车(DF11/HXD+25G/K/T),250标准兼容普客。(3)设计标准较高,通常具有供不停靠列车全速跨越的正线,站前采用限速80km/h以上的道岔。这三点是全国绝大多数客运专线中间站或枢纽站具有的特征,可以视作“高铁站”的共性。本人曾经对宁波站的地位产生过怀疑,因为宁波站不仅接发来自杭甬客运专线的动车组,也接发来自既有萧甬线的普通客车(既有萧甬线在庄桥站并入杭甬客运专线),但是后来实地考察了宁波站之后,本来决定仍然将其归入“高铁站”之类,原因如下:(1)由于庄桥站既有萧甬线是侧向并入杭甬客运专线,杭甬客运专线在庄桥站至宁波站始终是直向,因此可以解释为既有萧甬线正线在庄桥站结束,杭甬客专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其列车实际是借道杭甬客专进入宁波站。杭甬客运专线庄桥站至宁波站区段,该段为既有萧甬线改造,但改造后杭甬客运专线是主线,萧甬线是客线,仍然应算为杭甬客专的一段。(2)有独立的高速场。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从站场布局来看这种兼容是非常有限的,其总体上仍然是高速场的标准。宁波站站场卫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宁波站只有两座站台是兼容普客的长站台,其他站台均为长度只能容纳动车组的短站台,总体仍然是按高速场标准设计。在宁波站前抓拍到的和谐电力机车。宁波站虽然兼容普通客车,但是由于站台长度问题,机辆普通客车只能停靠12、13站台,12A、13A是宁波站唯一的普客检票口。沿楼梯走到站台层时拍的照片,可以看到12,13站台停靠的普通客车。(3)设计标准较高,站前道岔采用的是限速80km/h的高速场通用道岔。所以大体上仍然可以将宁波站看做高铁站。按照以上标准,绝大多数高铁中间站和纯高铁枢纽站均满足这些要求,某些车站因为成本或设计问题将普速线和高速线接在同一座车站,但是两线之站场常常独立设立互不干扰,这时的高速场也可以看作一个单独的高铁站。普铁站非常简单,只与低标准既有线对接,站台采用容纳普客列车的长站台,部分甚至采用容纳货列的更长的低站台,站前道岔也常常限速45km/h甚至更低。介于纯高铁站(仅有高速场且设备不兼容普客车)与纯普铁站(仅有普速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客站,个人曰“综合站”,这种客站同时接入既有线、客专/快速线,而论其配线布置又可分两种。(1)既有线、快速/客专线分场布置北京南站西咽喉,普速场的普通车与高速场的动车组同时进出各自站场而互不影响。北京南站这种形式在全国铁路普遍采用,相当多的枢纽城市的客站均采用此种方案对既有站进行改造或新建客站以引入高铁。在高铁枢纽中比较有名的北京南站、杭州东站均是如此,北京南站原本只是京沪线上的接发短途车的过路小站,后来被改造成京沪高铁、京津城际始发站,但是这几条线均是独立设场,原来的京沪线仍然保留穿过并在北京南站独立设场,只是大部分京沪线列车只是从正线路过直接去北京站不停靠罢了。杭州东站同理,现在接入沪昆高速线、杭甬高速线的同时,同样接入沪昆线,辟普速场因此现在也是沪昆线过路列车的必停站。(2)既有线、快速/客专线方向别/并列混场布置,以上海站、合肥站、柳州站为例。这些车站在引入既有线/客专线会对其进行方向别疏解,也就是使两条线路的上下行分别并行引入车站以减少互切正线的问题,如上海站引入沪宁城际与京沪线之前在南翔提前让京沪线上下行分开外包沪宁城际正线,合肥站引入淮南线、合蚌客专、合武绕行线时同样以合蚌客专在中间其他两线外包的形式引入。另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车站,通过既有线与客专的联络线接纳了来自客专的动车组,如徐州站、大连站、南昌站、郑州站、杭州站等。这些车站在配线与设施意义上并非高铁站,仍是普铁站,仅能说明其与客专的进路畅通罢了。最后做一个总结:(1)高铁≠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而是(2)250公里、350公里动车组除电机功率、信号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设备结构上无本质差异,均是1435mm标准轮距,两种动车组均可在C2/C3畅通的200~350公里铁路上行驶,并非人们普遍想的那样,3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300~3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高铁线”),250公里时速动车组只跑160~250公里级铁路(坊间称“动车线”),既有“动车”跑“高铁线”,也有“高铁”跑“动车线”的,甚至部分装了C0的“动车线”有Z/T/K字头等机辆普通客车开行,因此一段铁路上同时凑齐了K/T/Z/D/G五种旅客列车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部分“普铁站”停了“高铁”,“高铁站”停了“动车”和普客都是有可能的。(3)我国各城市新建高铁站是出于重新选线、扩大旅客运输能力与避免切割城市格局的综合考虑,高铁与既有铁路并非完全割裂的两种系统,所谓“高铁站”“火车站”都是铁路总公司统一管辖的国铁客站,350公里铁路上的客站不停普通车是因为铁路基础设备不兼容、时速过低干扰排图等综合因素,存在200~250铁路停靠所有等级旅客列车,如霸徐线上的白沟、白洋淀等站。(4)枢纽地段普遍存在高铁、既有铁路接于同一座车站的情况,为减少互相干扰,此类车站大多数划分明确站场区域以减少新建客专、既有铁路相互干扰的问题,少数为方向别接入共用站场,也存在一些客运专线动车组通过与既有线的联络线进入既有站的情况。(5)现我国运营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铁路只运营动车组列车,运营时速160公里以下的既有线以运营货列与普通客运列车为主,夹带少量动车组。新建200km/h客货共线快速铁路情况较为复杂,本身时速低不足以接入高铁客运网,却在客运动车化趋势与缺线运力不足的双重因素下被强行“货代客”,同时接纳来自客专和既有线的各种旅客列车(总体以客专动车组为主),成为大杂烩,如霸徐线、衡柳线、渝贵线、兰渝线等,这种铁路目前定位较为模糊,地位介于新建客专与既有线之间,这种线路的“货代客”窘境要持续到平行客专修成才能摆脱。

如何辨别火车站和高铁站

4,武汉高铁站在哪个出站口接人

票提前在长沙买好下了车直接注意听广播或者工作人问问武汉站转动车组到常州站你要是很想出站的话也是能来及的,高铁很正点的,到达时间没问题`出站就
武汉火车站 是高铁站, 出站人很少, 都很轻松的(不然怎么叫 高铁站啊)!  而且出来去找公交车, 也很好找:,上面依次写到: 汉口、武昌、汉阳, 很方便的。 所以呢,不要着急, 肯定没问题!
问车站志愿者或工作人员,一般各出站口都会显示到达车次
..
在B出口,很多出口,,一般是靠右边下车,一出来就是公交车的士站。

5,开车送人到深圳北站坐高铁从哪个口进站比较方便

B1.B2也接是西广场
可以搭龙华线去深圳北站:5分钟可进站候车 下车后,在站台靠近车尾一端找到下行电扶梯,下一层后,出站导标显示b、c方向出站到达深圳北火车站。如从c口方向闸机出站后,按照指示,左拐角处有一电扶梯下行,到达高铁候车厅a1/a2侧进站口。全程用时不到5分钟。 提醒:龙华线站台电扶梯和垂直电梯都设置在靠近车头、车尾两端,而步梯则设置在中部。 搭环中线去深圳北站:直上三楼可进站 下车后,在靠近车尾一端(车头一端也有)找到上行扶梯,上一层后到达环中线站厅,导标显示火车站出站方向在西侧。右直拐3米有一个跨越两层高的上行扶梯,旁边的指示牌显示“你所在的楼层为1层,上行直到g东广场层”,出电梯口就是高铁候车厅a1/a2侧进站口。全程用时不到5分钟。

6,火车站和高铁站是一回事吗

高铁也是火车啊,高铁只是速度比一般的火车快,但是再快他还是火车,成不了飞机,因此高铁站就是火车站。辨别车站主要看车站名称。有些城市的普通火车站和高铁车站是分开的,比如鹰潭站和鹰潭北站,那么你说火车站和高铁站当地人很容易分辨。有些地方普通火车和高铁都在同一个车站,比如上饶站,你说火车站和高铁站也不会走错,反正也同一个地方,随便你说吧。但是有些地方就不一样了。比如上海,上海虹桥站是高铁专用站,而上海站是普通火车和高铁车次都有,那么你再以高铁和普通火车去区别火车站的话就很容易走错了
为什么不是一回事,都是火车而已。只不过高铁站因为很多原因一般都是远离市中心的。
高铁站是火车站的一种,高铁站只能停高铁列车。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肯定不是一回事呀,看来你是没有坐过高铁呀,他们不在一个地方坐车
高铁站其实就是火车站,只是很多高铁站只停靠高铁动车不停靠普通列车的,火车站的话有些只停靠普通列车不停靠高铁动车的,当然也有高铁动车普通列车停靠同一个站的

7,高铁站台的地标怎么知道是自己要找的车厢号

大家检票进站时,抬头看一看检票口上方的屏幕,就能看到车次后面标注了该趟列车对应的地标颜色,按照相应的地标颜色到站台上找到自己车票上对应的车厢号排队候车就可以。一般来说站台上有这几种颜色:蓝色代表16节长编组正编,黄色代表16节长编组反编,绿色代表8节编组正编,紫色代表8节编组反编。大多数动车车次为单号的时候,1车一般是车头方向,8车/16车是车尾方向,双号的时候反过来,所以有正反编的说法,但也有不同的情况。举例说明:如图就是等车位置,列车停靠第10节车厢。1、乘客要留意站台广播,不同车次到站,需要对上对应的颜色去寻找车票上所写的车厢号比如,现在站台广播:“G****次列车进站,请乘客按照站台绿色标记指示,寻找自己所在的车厢”,然后看了下自己车票是第10号车厢,那么乘客要找的就是所有绿色标识里面写了10车那个,也就是图中绿色方块那个。2、按刚进站的LED屏幕上显示的颜色标志看,如果是显示蓝色,就看蓝色地标,如果显示红色,就看红色地标3、进了站,一般楼梯口上面又会有一个显示频幕,上面会标类似左边1-6和右边6-10这样的提示,按照上面的提示走就可以了!
认识字就好啦 只是数字一般屏幕会写哪个车次是看什么颜色的字 没有的话工作人员也会讲 没听到就问一下

8,高铁票怎样看几号站台

高铁票上面有所乘坐的高铁的车厢号、座位号和进站口。根据所对应的车站口检票进站,进站后会有指示牌显示某车次发车时间、到达地等信息、车厢和站台对应信息,高铁站台上通常都有黄色、绿色或者蓝色等指示线或地标牌,上面写着高铁列车停靠的车厢位置,听广播指示按什么颜色地标排队,如果是6号车的车票用户就站在相应颜色6号车厢的标志号对应处。扩展资料:注意事项:购买完车票以后,在进站口处一般设有安全检查,以及实名制车票检查,每人不能携带超过20公斤的行李,超重需要托运。高铁在发车之前5分钟停止检票,所以大家还是要有时间观念,以免延误行程。高铁经停站停车时间为2分钟,所以未到站的旅客尽量不要下车,以免影响行程。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铁车票升级 电子客票要来了
一般来说站台上有这几种颜色:蓝色代表16节长编组正编,黄色代表16节长编组反编,绿色代表8节编组正编,紫色代表8节编组反编。大多数动车车次为单号的时候,1车一般是车头方向,8车/16车是车尾方向,双号的时候反过来,所以有正反编的说法,但也有不同的情况由于车站每天来往列车较多,一个站台往往会接发不同方向的列车,由于方向不同车厢排序自然也就不同。扩展资料如果买到的车票座位是9-16节的,如果座位是1-8节的,那你去候车厅时显示屏都有提示的,比如16节的车会显示1-8节在22A候车,9-16节在22B候车这样,如果是8节的就显示1-4节在22A,5-8节在22B。下了站台,站台上也有显示屏提示的,比如8节的就显示1-4节向前或向后,5-8节向前或向后,16节的就显示1-8节的向前或向后,9-16节向前或向后。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涨姿势!这几招教你认识高铁站台的彩色“地标”
不是所有高铁票都显示站台和检票口的,有打印站台和检票口的高铁票就直接按照上面的来就可以了,没有显示打印的票,可以到高铁站咨询乘务员就可以了。 友情提示: 随着交通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快捷出行的需求,高铁这一行业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出行选择乘坐高铁或动车。虽然高铁很方便,但也总会有一些不法人员在拥挤的高铁站做出一些违法行为,所以出门时要注意人身安全以及财物安全,比如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
文章TAG:高铁站站台如何看车号高铁1843停靠徐州站几号站台求解高铁高铁站站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