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济南府建力多少年了,1903年的济南府

济南府建力多少年了,1903年的济南府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1:30:53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我去沈阳。我也说这话,沈阳人说。不行。我们沈阳不如大连。济南也比沈阳强。大连人说,大连经济还行。但是真打起仗来,沈阳比大连强。济南不如大连是真的。去福州,也说济南比福州差远了。福州人说,福州也就没感觉出哪里好,还是厦门好。济南不错,泉城吧,青岛也不错。经济厉害。我去厦门,还是同样的话,济南不错,山东人实在,青岛还行吧,海水太脏,比我们厦门差远了。

我出差如果太多地方,确实,省份越远,济南的影响力越小,很多南方人不知道济南,但是知道青岛,还有人认为山东省省会是青岛,就和我媳妇一直认为河南省省会是洛阳一样。青岛在国际上比济南强,我承认,大多数济南人也承认。但是,我去外地,我说济南不如哪里好,那是客气话,基本的礼貌,大多数人,即便不知道济南,也会哦哦哦,对,济南不错。

很多青岛人不是,直接接话说,对,你们济南就是不如我们青岛。我是济南人不假,我出差在外,你说我家不好,和骂我有什么区别。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说的是,其他省份,对谁是省会不算太介意,唯独青岛很多人都认为济南经济就是不如青岛,所以就应该青岛做省会。我和几个青岛朋友不能谈省会的事,一说就吵架,现在我们都避开这个话题。

我想如果我是青岛人的话,我也会这么想吧。可惜,我是济南人。国家是个大家庭,每个省就是一个小家庭,山东省十七地市就是十七个兄弟,就和家族争族长一样。青岛兄弟们的意思呢,就是我有钱我就是老大。但是,一个家族里谁做老大,可不是仅仅因为你有钱,要有人脉,有关系,能办事,会办事,还能办好事的人才能做族长,为什么一个家族里面一般做族长的都是老人呢,不是因为他老,而是因为他最能压住场子,有事都要去找他。

综上所述,没有贬低青岛兄弟的意思青岛确实经济很厉害,这是事实。只是说,大度能容人,别整天省会呀省会的,能不能是省会,上面说了算。济南毕竟已经几千年的城市了,当省会都六百多年了,要说憋屈,青州人更憋屈,人家原来是省会的,济南现在经济拍老三了,可是政治这个改不了,上下通南北,左右通东西。战略要冲的位置是改不了的。

山东省政府或济南市政府会搬迁到新区吗?

目前都是道听途说!网上流传的说法是省搬龙奥,市搬河北,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低!之前龙奥亚洲第二大单体建筑炒的沸沸扬扬的,被很多网友吐槽别的城市办一场全运会开通了地铁,济南则建成龙奥大厦,一旦再次搬迁,势必要重新建立办公楼,即便没有龙奥这么大,也抵不过民众悠悠众口,况且现在国家的发展都开始往务实主义靠近,省府或市府搬迁二十公里又能起什么太大的作用呢!当然先行区那个行政中心地铁站的确让人有些遐想!或许省府搬出泉城路让整个大明湖片区包括珍珠泉都展现在游客面前吧!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它搬迁的理由!。

山东省与河北省分离以后,山东的省会,为何选择了济南?

中国出现行省这一级行政区划始于金朝的行尚书省,至元代的行中书省趋于完备。但金朝“行尚书省”并未普遍、固定设立,元代的行中书省共有10个(临时设置的不算在内),但山东偏偏不在任何行中书省管辖范围内,而是和河南、河北等地一起称作“腹里”,归尚书省直接管辖,相当于一个特大号的“首都特别行政区”。明代朱元璋因为集权需要,先后废除宰相制和中书省,顺理成章地也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在省一级设立管理行政的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刑事的提刑按察使司,和管理军队事务的都指挥使司,至明朝灭亡时全国固定保留了13个省。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行省体制,在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之上设立巡抚和总督,统管一省事务,同时降低都指挥使的地位,在省内设立提督统管军务。山东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第一次设省,即山东等处行中书省,下辖济南、青州、济宁、东平、东昌、莱州5个府,和淄川、泰安、曹州、冠州、恩州、濮州六个直隶州,当时的首府并非济南,而是青州。

但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改立三司时,首府就改在了济南。清顺治元年(1644年),在明代山东境内设立山东巡抚和登莱巡抚,分别管理山东省内陆和胶东半岛,首府分别为济南府和登州府,但顺治九年(1652年)就撤销了登莱巡抚,自此山东省内只有一个省级行政单位,首府也固定在济南至今。济南自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设立济南国起,就是山东境内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那以后直到近代,只要在山东设立一级行政单位,首府几乎一定会选择在济南府,明代设立行省之初省会在青州府,是因为此前红巾军在山东的最高长官毛贵、陈糅头都以青州府(当时叫益都城)为大本营(当时济南在元朝手里),他们失败后,元朝又在益都设立前敌总司令部(山东东西道宣慰使,主官为普颜不花),因此明军主将徐达三路攻打山东,益都是主要目标,而且益都也的确早于济南被明军攻占,因此顺理成章在山东行省成立之初成为首府。

但“济南才是山东首府”的观念深入人心,待9年后行省改为三司,首府也就自然更换为济南,且至今也没有变过。近几十年来胶东半岛上的青岛蓬勃发展,从人口上论超过济南,成为半岛最大城市,但青岛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才设立了第一个中国自己的行政建制单位——青岛特别市,在明、清两代连最小的正式行政建制——县都还不是,且僻处胶东半岛一隅,作为省会,至少不便发挥行政中心的应有职能。

济南从何时起成为山东的政治中心?为何春秋战国时期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没有得以延续继而成为山东的政治中心?

济南成为山东的政治中心应该是在明朝。历史上,齐国首都为临淄,鲁国首都为曲阜,山东故也被成为齐鲁大地。由此可见,齐国包括其都城临淄在山东历史上的重要的地位。(图片来自网络)历史上齐国的富庶也被后人津津乐道。春秋五霸之首便是齐桓公,起初齐国的国力也远远超过秦国,在管仲、鲍叔牙等人的努力下,齐国沿海经济发达,而临淄也长期为齐国的都城。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当时临淄繁华富庶,可以说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中心之一。公元前221年,曾经强大一时的齐国最终被秦国所灭。临淄的名称虽然有所嬗变,但是地位却一直延续下来了。临淄地位的变化应该是从两晋时期开始的,伴随着行政区划的更迭,青州治所的变化,临淄渐渐失去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辉煌。而历城(原济南)的地位逐渐上升,大家熟知的曹操还曾经担任过济南相。

三国两晋南北朝,由于军事战略地位和地理区划的原因,临淄的地位也不再如以前。到了明朝时,临淄的地位已经被济南府取代。洪武九年,山东省治由青州移治济南,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首府。明清时期一直延续至今,济南的地位一直十分稳固。为什么临淄地位没有延续,其实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军事政治版图的改变,临淄的位置优势渐渐丧失,战略地位在下降。

文章TAG:济南建力19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