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李煜忆江南多少泪,忆江南有多少个

李煜忆江南多少泪,忆江南有多少个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1 00:55:19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中的浙江潮和月中桂便是杭州最有代表意义的景物,《南部新书》中记载杭州灵隐寺多桂,每年中秋节,桂花子落,众人来拾;《杭州图经》中记载钱塘江的潮水蔚为壮观,每年中秋最为壮观。而作者白居易可以在灵隐寺和大家一样寻找桂花子,躺在亭子里便能看到钱塘江潮云涌壮丽。

第二句“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作者为主人公,跟着他的行为四处移动,“山寺”为静,人群熙攘便动了起来,“郡亭”为静,人躺在里面就动了起来,“月亮”为静,人在寄予月亮拟人化,便动了起来,“桂花”为静,诗人寻找桂子便动了起来,整体下来,我们便看到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的笔法,一“寻”一“看”足以见得诗人在杭州时的闲适自然,与民同乐的功绩,而自然界中,“寺庙”“桂花”“郡亭”“海潮”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与自然一起的,他们是可以世世代代无穷无尽的被人观赏的,而自己只不过是短暂共处的人,足以见得作者在其中蕴含的哲理——人生有穷尽,宇宙无穷尽。

尾句用“何日更重游?”不仅是在反问自己,更是在对自然诘问,已是花甲古稀之年的老人,何时才能像往日一样,故地重游?第三首:解酒抒情,悲喜交加,壮志未酬之意绵延悠长江南忆, 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这首词时对第一首第二首的补充,更是完整地表露了作者的心迹——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其次是吴宫。

“吴宫”就是苏州,诗人回忆苏州往事,说想念苏州的酒,苏州的歌舞,在这里“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吴酒”和“吴娃”均是苏州的物与人,可前半句中只有主语“竹叶酒”,后半句的“醉”字才是作者真正表达的动词,一个动词“醉”既表达了作者喝酒时的状态,又表达了美女跳舞时的妩媚,暗含的比喻之意意蕴其中。

在这里,作者看似是在怀念苏州美景,实则是在借酒消愁,白居易任职苏州,只有几个月,就因眼疾而离开,他想在苏州继续杭州事业的想法没能实现。他离苏州时,苏州百姓涕泣相送,很多百姓希望白居易能够像在杭州为官一样,造福人民,可是愿望还没实现,就要回京,故用尾句“早晚复相逢”转换了前文的醉意,化作未能实现理想的惆怅,表达了作者再去苏州、为民造福的心志。

诗词表达逻辑:层层递进,看似美好,却以遗憾结尾作者白居易身处洛阳,却忆往昔峥嵘岁月,跨越时间和空间,表达对江南无限的深情,每一首都以反问结尾,可探出作者是捎带遗憾的。第一首“江南好”中,诗人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来表达对景色奇幻的喜爱,可花会败,春会走,太阳会落下,事物兴盛的背后都会有衰落,表达对事物变化后的怜悯,对人生变化后的无奈。

文章TAG:忆江南李煜李煜忆江南多少泪忆江南有多少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