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大同市18中在哪里,山西大同一大学生宿舍内死亡

大同市18中在哪里,山西大同一大学生宿舍内死亡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1:11:13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最早在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居住定居。考古发现2003年3月份,大同市一开发公司在操场城街的基建施工中挖出北魏遗物,之后的7个多月,省市考古工作队20余人大规模的发掘,证实这是一处北魏大型建筑遗址,这个遗址现被命名为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

山西大同市历代都是属于哪个国家的?

山西大同市历代都是属于哪个国家的

本人作为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大同人很高兴能够回答此问题。 首先,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人曾经描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大同已经有23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曾为两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最早在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居住定居。春秋初期,为我国少数民族“楼烦”占据,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倡导改革,“胡服骑射”,凭借武力驱逐匈奴,开拓疆土,设置云中、雁门、代郡。大同东北属于代郡,西南属于雁门郡。赵国名将李牧在这里镇守,此时的大同已经成为赵国的边陲重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设置36郡,大同属雁门郡。

汉承秦制,大同是平城县所在地,仍属于雁门郡。建安五年,匈奴南犯,汉高祖亲率大军北征,被匈奴冒顿单于十万精骑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大同城东五公里的马辅山,有滑雪场),相持7日,用陈平的反间计,方才乘机逃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战”。之后刘邦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从而促进了汉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团结与和睦,其中著名的“昭君出塞”便是民族和睦史上灿烂的一页。

三国大同为乌恒、鲜卑等部族占据,北魏初中期建都于此,称“代京”、“平城”,历经七帝96年。大同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繁荣。唐朝时为云州五代时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辽国陪都,从此称为大同。金代也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金国陪都。元代改为大同路,大同又被封为西京。

明朝改路为府,隶属于山西行中书省。管辖浑源,应,朔,蔚等四州七县。此时大同为十三重镇之一,有藩王封地,并驻重兵,最多时有13.6万人,战马5万多匹。清朝时为大同府治理1949年建国后划归察哈尔省,并由大同城区设立大同市。1953年察哈尔省撤销,大同从新划归山西省。1958年大同县并入1964年大同县又分出,为地级市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销,原有县中的7县划归大同市最后邀请各位欢迎来我的家乡大同来旅游,如今的大同经过修复很多都是按照原先的古城所建设,体现了大同大不同,游大同古城,品大同美食,大同欢迎你,天下大同!。

北魏时期,大同是都城,皇帝住的宫殿在什么地方呢?

北魏时期,大同是都城,皇帝住的宫殿在什么地方呢

如仅需答案,请看文末。北魏平城遗址在今大同城北、大同火车站以西到陈庄一带,北依方山,外靠长城。今大同城北上皇庄之东和白马城村北的板筑城基,即是郭城的北墙遗迹。大同车站附近曾发现有排列整齐的大型石础、砖瓦残片、“富贵万岁”隶书瓦当等。在南门外工农路北侧,曾出土大型石柱础、筒瓦和臼等。可推测这是一座北魏大型建筑遗址。

当时平城由皇城、京城、郭城组成。北面为皇城,皇城南是周回20里的京城,其外是周回32里的郭城。皇城:从天兴元年迁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迁洛阳,97年中先后建吕以工代殿、苑囿、观堂、楼池70多处,“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运材数百万根”。其位置“截平城西为宫城,四角起楼”。平城四面有如浑水所绕,399年筑鹿苑时,又“凿渠引武州水注之苑中,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

宫城中,以太极殿为中心,有西宫、东宫,经90多年的增扩改建,成为完整的宫殿群落。“月观霞阁,左社右廛,灵台山立,壁水池圆,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旄林森,堂殿胶葛”。京城:天赐三年(406年)”六月,发八部人,自五百里内缮修都城,魏始邑居之制度”。“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经涂洞达”,“里宅栉比,人神猥凑”。

京城内由里坊组成,“百堵齐矗,九衢相望,歌台舞榭,月殿云堂”,“犹分别士庶,不令杂居,伎作屠估,各有攸处”。郭城:“泰常七年(422年)秋九月,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其郭城位于宫城南面。郭城略呈方形,边长4公里,周长16公里。郭城内规划了里坊、寺院、市廛、园林等。

城郭外分为四郊,建有苑囿。东南有“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的永安寺。再南(今柳航里)有明堂、辟雍,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堂。上设天文设施。周边有籍田、药圃等。西郊有郊天坛,坛东侧有郊天碑,碑上刻有《五经》及国记。坛西有西苑、洛阳殿、灵岩石室等。北郊有“皎若圆镜”的灵泉池、北苑、白杨泉、鹿野佛图。东郊有白登台、宁光宫、东苑,苑内建太祖庙。

平城郭城外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考古发现2003年3月份,大同市一开发公司在操场城街的基建施工中挖出北魏遗物,之后的7个多月,省市考古工作队20余人大规模的发掘,证实这是一处北魏大型建筑遗址,这个遗址现被命名为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  据参与发掘的张庆捷介绍,平城宫殿遗址位于大同城北的操场城中心偏东处,北距大同火车站1350米,南距明清大同府城北垣550米。

  2007年起,大同操场平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又有重大发现,新发现的粮窖遗址位于北魏大型皇家建筑遗址东北150米处,夯土台基上分布有50多个柱础石和5个圆缸形粮窖遗迹。经张庆捷等专家断定,这次发现的北魏粮窖遗址和之前的北魏一号遗址,充分证明,这里就是北魏皇宫的所在地。  据张庆捷介绍,关于北魏粮窖,《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记载:“太官八十余窖,窖四千斛,半谷半米。

”也就是说,现在发掘出来的粮窖遗址,据其地点考察,当是该传记载的太官所辖粮食“八十余窖”中的一部分。  另外,在北魏大型皇家建筑遗址的10米处,还发现了一座残存的北魏夯土台基遗址,面积约80平方米。并发现用于筒瓦的菱形瓦钉。  大量瓦当的发现是这次发掘的又一重大收获,出土的瓦当种类有莲花纹瓦当、兽面瓦当、佛像瓦当以及各式文字瓦当,瓦面文字有“皇万岁”,“大代(万岁)”等。

  从汉代砖室与灰坑出土“平城”瓦当来看,这次新发现的粮窖遗址坐落在汉代遗址之上,与2003年发现的北魏平城遗址地层关系相同,可以断定这里就是汉代平城县所在之地。同时由灰坑中发现的数种战国瓦当联系一号遗址夯土下发现的战国铜印推测,此地早在战国时,可能已经是个较有规模的城市。  平城宫殿遗址发掘是继1995年平城南郊明堂遗址发掘之后,在平城北部的又一重大发现。

  据文献记载,北魏平城的宫城是在汉平城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位于平城北部,与操场城一号遗址的地理位置吻合,这里发现的兽面瓦当与建于太和十五年(491年)的皇家建筑明堂出土的兽面瓦当为同一模具所制,“皇万岁”,“大代(万岁)”等瓦当也应为皇家专用品,而建筑正面的斜坡踏步采用双阶这种先秦高级建筑的形式,这些信息无不透露着这一建筑具有宫殿建筑的性质。

文章TAG:大同市山西大同宿舍大学生死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