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城乡挂钩土地要复垦到什么要求,浅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挂钩土地要复垦到什么要求,浅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7:20:59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2、完善拆旧复垦实施细则,指导工作实施农村拆旧复垦由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统筹负责,组织审批和验收复垦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需在全省农村拆旧复垦政策框架下,总结各地区推进农村拆旧复垦工作的经验,结合本区域农村发展特征和土地利用特点,结合农村拆旧复垦的关键环节细化实施细则,明确拆旧复垦的实施范围、具体操作流程、复垦项目管理规范、复垦验收标准、成本核算及收益分配规则等,指导和规范下辖乡镇开展农村土地拆旧复垦工作提供指导,促进各县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拆旧复垦工作。

3、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本项工作应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实施试点,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优先选择当地群众积极性较高、实施条件较优的项目区开展试点工作,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先易后难,总结问题,积累经验,探索并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及管理机制,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确保政策执行有力到位。

4、深入调查研究,维护农民权益在项目启动前,应注重引导村集体内部的拆旧复垦潜力实地调查,在掌握详实的地方土地情况资料后,与镇、村领导代表和农民座谈,讲解工作目的和工作任务,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充分尊重土地权益人、被拆迁人的意愿下开展项目,决不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拆旧复垦的重大意义,并保证项目的透明和公开,随时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

5、采用EPC模式加快工作推进本项工作流程多,实施周期很长。因此建议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加快推进,抢占先机,减轻县、镇在各环节工作衔接协调中的压力,并可安排各阶段工作交叉进行。在拟定项目进度计划时充分考虑各阶段工作的先后次序,根据工作实施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穿插进行,如将组织准备、调查测绘及材料编制、意见征求、论证等阶段的工作安排交叉进行;同时,加强部门的协调和公众参与,增强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协调处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进度,争取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6、加强宣传推广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通过宣传标语、座谈、发放宣传册等方式传达农村拆旧复垦对于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村容村貌改善和收入提升的积极影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体,微信、微博、微视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农村土地拆旧复垦工作的良好氛围,争取社会的支持一、2019农村拆旧复垦补偿标准是多少?拆旧复垦补偿款按每户宅基地实际面积补偿。

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参照同期征地土地补偿费标准,按照1.2万元/亩对退出宅基地面积(包括宅基地附属用地)给予一次性补偿。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二、拆旧复垦与增减挂钩政策的区别有哪些?1、复垦对象范围不同。增减挂钩复垦的对象是农村低效、闲置和废弃的建设用地,也包括工矿用地。

《方案》复垦的对象则仅限于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2、操作方式不同。增减挂钩要求建新区和拆旧区必须一一对应,整体审批,封闭运行,复垦土地类型与占用土地类型需一致,一次性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方案》中拆旧复垦不需要挂钩建新区,主要解决拆旧复垦问题,不需要整体报批,这就解决了增减挂钩占用与复垦土地类型难以一致问题。

复垦指标可用于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另行落实。复垦为耕地的,另外按照开发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和报备,纳入补充耕地储备指标管理范畴。3、节余指标流转范围不同。现行增减挂钩政策原则上拆旧和建新项目不得跨县(市、区)行政区域,即节余指标不得跨县区流转。《方案》中拆旧复垦形成的复垦指标是以公开交易方式在省内流转用于城镇建设。

4、收益分配不同。增减挂钩收益主要由政府掌握,统筹用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支持农村集体发展生产,拆旧区的农民集体和农户仅获得一些拆迁补偿,所获收益不高,拆旧复垦积极性低。《方案》将复垦指标交易的净收益的75%直接返现于农民,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对提高农民参与拆旧复垦积极性、加快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有积极作用。

现在乡镇大力提倡土地增减挂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对农民有什么帮助?

首先声明,乡镇土地的增减挂钩对农民没有任何的帮助,这种情况是真对政府部门而言,和农民的关系不大。那么什么是土地的增减挂钩呢?确切的说,增是指土地的增量,减是指土地的减量。挂钩呢?就是土地的增和减要实行统一的管理,把两者相互的结合在一起。出现土地增减挂钩的原因源自于国家对耕地的保护制度。现在国家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禁止任何占用土地项目占用可耕地。

但是地方的政府部门的很多项目,包括招商引资,城镇扩建等等都需要占用土地,这就和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相抵触,导致了很多项目因为没有用地指标落不下。于是政府就出台了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强调哪一个地区用了多少可耕地,就必须通过垦荒,旧村改造等手段来增加多少土地,以达到土地使用的平衡。其实,这种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在笔者看来,有利于保护可耕地,但是作用不大。

城市要发展,就需要用土地来作为支撑,大家想想,哪有那么多的荒地可以开垦?最多就是把村子拆了,腾出几百亩土地,拆完了村子,你再到哪里去增加土地?除非让城市不发展,项目不落地,各行业停止不前,否则,长期如此下去,实行这样的政策困难很大。前些日子我的老家为了航空小镇的建设,一次性流转农民土地5000亩,目的就是为项目的建设腾地,所以土地的增减挂钩政策和农民没有关系。

文章TAG:挂钩浅谈复垦城乡建设增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