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桂建安1-90什么意思,田东县城东全民健身中心项目设计

桂建安1-90什么意思,田东县城东全民健身中心项目设计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3:24:49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广信城与周边地理环境关系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这样评价广信所在的地理形势:府地总百粤,山连五岭,唇齿湖湘,噤喉桂广。意思是,它的地势可以总领百越之地,境内山地连接五岭山脉,并与湖南地区唇齿相依,是广西和广东的咽喉。东汉建安八年,即公元196年,原交趾改称交州,广信成为交州的治所,即行政中心。东汉末年,时任交州地方长官的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迁往原南越国的中心——番禺,即今广州。

从汉武帝元封五年到东汉末期,广信县作为岭南即地区长达300年左右时间。广州到了三国时期,公元228年,即吴黄武七年(一说为吴景帝永安七年,即公元264年),在原来交州基础上分出今广西、广东大部分地区,命名为广州——广州作为地名问世。不过,这个广州是地区地名,其治所仍是南海郡番禺县。这片广袤的“广州”是如何得名的呢?应该是因原治所广信而得名。

清代学者蒙起鹏在其编撰的《广西通志》中说:广东、广西,舆地堵书不言得名之义,或云粤东在湖广之东,粤西在湖广之西,故名广东、广西,无明之可证。窃谓广者,指广信言之也。意思是,前人的地理著作并没有把广东广西得名原因讲清楚,有的人说广东的意思是“湖广(湖南湖北分治前的称呼)以东”,广西在“湖广以西”。蒙认为这种说法不靠谱,他认为“广”来自汉代设立的广信县。

关于广信的意思,他提供过考证认为:县名广信者,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永安七年又立交广二州,广州之名始于此。所以名广州者,因刺史治在广信,乃取县名之一字以为州名耳。广信,取“初开粤地,广布恩信”的缩写,广州的名字是因为广信而得名历史上,某某州作为地名,多数经历了从大到小的过程——广州跟扬州、荆州、青州、徐州等一样,先是作为一个区域名称,后来逐渐成为一座城的名字。

广州作为一城之名是诞生在唐代。唐太宗贞观时期在今两广地区设置岭南道,治所称广州,唐玄宗开元年间改为岭南节度使,唐懿宗咸通二年,即公元861年,岭南节度使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岭南东道以广州为治所。岭南东道的“东”,是今广东之东的历史来源——从此,岭南地区的西部和东部开始分治。广南五代十国时期,岭南地区为十国之一的南汉统治,都城广州。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即公元993年,在唐岭南道基础上设立广南路,至道三年,即公元997年,又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大体对应唐代的岭南东道、岭南西道。宋代: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注意,从这里开始,“广”与“东”的组合出现了。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在覆盖今江西、广东大部分地区设立江西行省,其中又下设广东道——广东,来自广南东路的简称,首府是广州。

到了明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朝廷设立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为一级行政区,习惯上简称广东省。名称确立后,延续使用至今。蒙起鹏驳斥了部分人认为的广东乃“湖广之南”的说法:吴以广名州,本于广信;宋以广名路,亦本于广信也。若湖广之名始于元明时,元以前乌有湖广之名哉?意思是,三国吴命名广州,是因为汉代广信县,宋代又设立广南道也是来自广信县。

而湖广作为地名始于元明时期,元代以前是没有湖广的。广西苍梧县“广”之总结:由此,我们可知:“广东”“广西”作为行政区诞生之前,先后诞生了广信、广州、广南广东,系“广南东路”的简称,而不是“某某以东”,指的是原广南路的东半部分,这类似于“江西”系“江南西道”的缩写,而不是“长江以西”南宋时期诞生的广南,究其来源,是来自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古广信县三国时期诞生“广州”最早是地区地名,因广信县曾为岭南治所而命名,唐代成为广州城市的名称广州:一座古老又活力的城市余论广东与广西中的“广”并非地理山川,所以让人理解起来颇费周折。

而广信、广州、广南之间的关系,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不像河北与河南、山东与山西那样容易理解。此前说“四川”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清末民初的通识书《澄通蒙学堂字课图说》,其中对四川的解释是错误的。在“广”词条中,该书的解释依然有问题:古称两广为广南,后分为二,曰广南东道、广南西道,今谓广东广西者,其省文也。

历史上从来没有广南东道和广南西道,唐代有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宋代有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该书的编纂者显然将二者弄混了……近年来很多晚清民国教科书、通识书等突然走红,进行了大量重版,颇受赞赏。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有值得当代借鉴之处,但其内容质量需要加以鉴别。晚清民国的教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了难能可贵的努力,但其内容质量和科普水平,不值得我们迷信——今天的软件、硬件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制作出比当时更靠谱、更准确的科普读物。

文章TAG:田东县健身城东全民建安

最近更新